第A008版:故事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09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经BOOK
当理性计算陷入“极端悖论”
潘启雯

  《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美]迈克尔·舍默/著

  闾佳/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假设有十个孩子跑到铁轨上玩耍,九个选择新铁轨,一个选择旁边的旧铁轨(没特殊情况基本不用)。孩子们玩得正开心,一列呼啸而来的火车朝着九个孩子的方向失控撞去。这时,你会扳动道岔、把列车引向只有一个孩子的旧铁轨吗?换个假设场景,失控的火车又一次呼啸而来并即将撞死前面的九个孩子。你会把身边的一个大块头男人推到轨道上,让火车因为撞死他而停下来吗?同样是为了九个,牺牲一个,但大多数人会对前者说“会”,却对后者说“不”。两种假设情境的道德计算相同,从逻辑上说答案应该一样,但为什么我们的感情却不这么看呢?

  在《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里,《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迈克尔·舍默博士把每位读者都置于这样的“极端悖论”之中。作者对经济学与生物学、心理学之间的碰撞把握得十分自然顺畅——理论不再是空洞死板的标题一二三,其讨论的深度则向我们展现了人类心中关于公平、正义等道德感的进化论根源、生物学意义以及行为心理基础。在舍默看来,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前述的矛盾、不安、以及无所适从,正是因为对于人类而言,与自己一般无异的活生生的“人”和冷冰冰的“扳道岔”截然不同。在进化的设计下,我们看重人多过“非人”,看重亲属多过非亲属,看重朋友多过陌生人,看重圈内人多过圈外人,看重直接行动多过间接行动。“这些直觉感受到的差异和道德本能,反映了一种我们在数万年间进化出的理性计算”。

  在舍默看来,要取代业已存在并被广泛接受的事物,必须克服个人和历史的惯性;技术系统和生物系统一样,是根据功效和历史来锁定其形式与功能的,并不是单靠“是”、“否”、“最”、“优”来决定的。于是,要科学地解释上述问题,我们应当用进化论阐释人类经济怎样从“捕猎——采集”进化到“消费-贸易”,即回答“市场是怎样产生意识的”;然后我们应当用心理学剖析人类大脑怎样从适于这一经济形态转变,即回答“意识是怎样在市场里运作的”;最后我们才能驾驭“经济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大碰撞”,研究道德情感怎样进化得让公平、互惠、交换、贸易与信任在不断的良性循环中得以发展,即回答“意识和市场是怎样形成道德的”。

  比如某个银行家,有笔可供借贷的款项,如果借给信用纪录差的人,他冒的风险太大,那些人很可能会不还钱,弄得他破产。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局面:最需要钱的人,信用风险都很大,因此得不到贷款;而最不需要钱的人,信用纪录最好,因此能得到贷款。这就呈现出“富者愈富”的局面。进化心理学家约翰·托比把这称之为“银行家悖论”,并将之应用到更为深入的进化问题上:我们该和什么样的人“深化”友谊?舍默认为,这“类似于我们原始人祖先要面对的一个严峻的适应性问题:倘若一个原始猎人处于急需援助的境地,他的‘信贷风险’就变大了,出于这个理由,他很难获得援助。”如果我们把生活看成是经济学,又如果我们把能帮助别人的东西都看成是资源,那么,按照“银行家悖论”,我们必须评估相关人等的信贷风险,做出艰难抉择。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利他主义是这里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或者,更技术化地讲,为何利他行为降低了我们自身的“繁殖成功率”、同时提高了他人的“繁殖成功率”呢?“标准理论为利他主义提供了两条进化道路:选择亲属和互惠利他。帮助自己的亲属,帮助愿意回报我们的利他行为的人,等于是我们在帮助自己。”舍默由此推断,进化选择了那些倾向于做出利他行为的人。

  当然,这有个限度。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不可能帮助所有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评估信贷风险,信用风险的差异随即产生。这就再一次出现“银行家悖论”,仍然是最需要援助的人最难获得援助。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为“酒肉朋友”可能会假装出利他的样子,等真正处于恶劣环境时,他们根本不帮我们的忙。而真正的朋友,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深切关心我们的安危。环境越是糟糕,拥有真正的朋友就越重要。

  市场同样是不断进化的,随之进化的,还有人的行为,而这些进化的行为让市场具备了某种“心理”——舍默所提出的这一解释经济行为的全新方式,事实上将复杂理论、行为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和道德经济学等大量互有关联的前沿科学理论成果“统统划到演化经济学的范畴,也即把经济看成一套不断进化的复杂适应性系统来研究”。当下,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舍默即将开创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但他将经济学与生物学、心理学的融合在一起碰撞、探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经济行为的方式,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正如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这两位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年开始研究“前景理论”时,谁能预料到他们会有后来的斐然成绩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