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中国式流动性陷阱
张若斌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即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股票、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央行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从目前的经济情况看,“流动性陷阱”的数个条件已分别满足:首先是利率水平已经降至最低,投资者普遍预期今年将加息而不是降息,这对股市楼市构成一定压力;其次,储蓄率不断上升,去年商业银行9.5万亿贷款除部分流入楼市外,更多地都转为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在通胀压力下也纷纷将存款活期化,而商业银行在定期存款吃紧的情况下,后续发放长期贷款的能力也受到限制;第三,流动性偏好已十分强化,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储存不生息的货币,也不敢贸然投入去年以来涨幅巨大的股市、楼市或期市,而是囤积现金以防通胀;最后,当利率降到过低水平时,出于投机性心理,人们对于货币流动性需求就会变得无限。

  “流动性陷阱”的另一个判断标准是:在利率下降或货币供应增加的货币政策下,需求是否得到扩张,从而推升经济增长量和一般物价水平。自去年货币政策转为宽松以来,“铁公基”建设、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确已经出现了明显需求扩张,但一般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却显著低于货币供应量。

  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陷阱”的征兆,则货币政策趋于失效,导致经济增长停滞。此时亟需扩张性财政政策予以补充,从当前中国经济现实情况看,大幅度减税并增加转移支付更符合人们心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