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1版:C叠头版:投资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理性繁荣下的两难抉择
胡 宇

  尽管过了立秋,但中小板市场恰如深圳9月的天气,仍充满着火气。刚刚在上半年吓破了胆的投资人在8月赚钱效应的刺激下又挤进了营业部。分析师们亦为这轮难得的结构性牛市而激动不已。在许多人看来,当中小板综指创出历史新高之后,一波大牛市已经来临。

  涨、涨、涨,连续涨停的快感无不刺激着场内的每一个投机者;买、买、买,赚钱效应引诱着刚刚受过伤的普通投资者蜂拥进场。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激情的年代。无论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是连创新高的股价,都预示着流动性的过剩。与此同时,2010年3季度业绩普遍预增似乎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驱动力,高送增的题材呼之欲出,地区概念遍地开花。好的题材、好的故事成为吸引眼球的赚钱法宝。

  歇斯底里的“市场先生”看不到中小板市盈率平均50倍的估值,看不到中小板市净率接近创业板的6.96倍,更看不到中小板综指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不是泡沫是什么?然而,理性的投资者毕竟是少数,长期赚钱的投资者更是少数。到最后,还有谁能够将短线的收益真实保留在手里呢?

  与中小板的炙热难耐相比,主板市场却缺乏生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正好印证了市场的尴尬。是抛弃相对便宜的银行股,还是抛弃惯性上涨的市梦率股票,成为投资者的囚徒困境。对于看上去很美的银行股,由于融资潮不断,投资者无法搞清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真相;而对于屡创新高的中小板与概念股,也没有谁能够预计它们会走到哪一天、哪一步。进攻还是退却?观望还是参与?贪婪与恐惧又一次考验着投资人。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不把握市场博弈的主动权,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就难以彻底战胜市场,赢得长期的胜利。投机者的优势在于适应市场节奏,跟随市场热点博弈。但理性投资者却要坚持做一个孤独的看客,短线的账面收益尽管有些许依恋,却不是长久的幸福。缺乏价值判断的投机者往往要为疯狂的博弈付出最后的代价,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感觉尽管风光无限,然而下一个浪头打来却能使人沉入大海。

  在中国宏观主动调结构的背景下,在高房价犹如定时炸弹高悬之时,资产泡沫的加剧只会引发更大的政策调控空间。在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美日纷纷重新祭起宽松货币政策的当下,是选择学习德国的理性市场经济,还是继续跟随美联储释放更多货币?亦是中国宏观决策者必须清醒抉择的关键。随着物业税、房产税等细分税种的出台,房地产投机将遭遇精准打击;随着泡沫化、杠杆化与资产证券化的扩大,更多的公司将会有上市融资的冲动;随着东北存款利率上浮试点的开启,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展望未来十年,无论是打破垄断,加快市场化改革;还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转型;亦或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都将孕育机会,面临挑战。这是个冒险的年代,但需要更高的智慧。(作者系华林证券分析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