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 写
实实在在胡柏藩
余胜良 张 霞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张 霞

  胡柏藩走进会议室接受采访时,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白色搪瓷茶杯,搪瓷杯盖子已有掉釉。

  胡柏藩说起话来喜欢用手势,讲起化学来神采飞扬,这或许是职业习惯使然。他曾经做过多年教师,即使是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提起来新和成,先想起来的也是“那个老师办的”,其次才是“他现在是大老板了”。在公司里,下属们也多以“胡老师”相称,来采访的记者们也跟着叫“胡老师”,巧的是新和成总部原来就是一所学校,胡柏藩就像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这位校长创办工厂时可过了不少穷日子,创办经费10万元都是借款。胡柏藩曾说过,由于资金紧张,公司曾高息贷款,但不管怎样,新和成在生产投入上没变,即使在维生素价格低迷期,公司也照样继续投入,这也为2008年业绩爆发打下基础。

  一直到2005年,即新和成上市一年后,胡柏藩还在一个70平米左右的筒子楼里,与父母住在一起。当时企业利润已相当可观,胡柏藩也已成为亿万富翁。“茶杯注重的是实用价值,因此不必太新,就好像新和成的办公楼;生产则不同,化工行业讲究精细,新和成产品又和生命息息相关,需要倾力投入。”

  胡柏藩称自己的道路充满偶然,是“不想当老板的人当了老板,不想发财的人发了财”,就连他大学所选的化学专业,也似乎是上天安排。当年他所在的高中并未教化学,而高考考的主要是基本概念,他刚好背了基本概念,后面的计算题考的知识又和化学无关,结果化学成绩反而考得比较好,这决定了他一生所从事的方向。

  但实际上,事实可能远非表面这般轻巧。当年胡柏藩被选为校办工厂负责人,领导应经过仔细考察。胡柏藩和同事关系较好,这表明其有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胡柏藩在学校放假后,会积极要求看校,体力劳动时则带头参加,这些都表明工作有积极性;胡柏藩除上课外并不额外补课,而学生的化学成绩很好,这也可以理解为他教书会琢磨方法。事实证明,胡柏藩不负众望。

  当记者提到他的教师工作时,他认为第一节课尤其重要,这将奠定学生是否会喜欢这门课。这个细节和新和成一个管理细节相似,新和成员工入职时,会有老员工谈心,话题包括了解新员工的诉求,而如果有员工要走,新和成也会找其谈话,话题则包括“走的原因是什么”“留在新和成的发展前景”等。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化工产品应用领域众多,胡柏藩从中感悟到的是,要告诉员工,一定要选一个领域,作为终身从事的职业。“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提到所从事的行业,胡柏藩语气中带着自豪。他说,现在这个行业正好满足了他“创造财富、造福社会”的理想,他认为做企业靠别人救助,就是犯罪,他的财富观朴素到近乎有点保守,曾经一度认为娱乐行业消耗社会财富。

  对于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企业改制,胡柏藩说他当年并不积极,他认为改制与否都一样是办企业,但政府要求一定要改。当时的县委书记认为,胡柏藩一手将企业创办起来,起码可以占70-80%股份,不过他对股份并未强求,改制后公司不少技术骨干、管理层都有股份,胡柏藩占股为3成。新和成改制平稳进行。

  他在对新领域的关注中感受到快乐,“在处理了公司各种事务后,如果还有时间,会关注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虽然我们现在不从事,但这关系到社会未来发展。这是最幸福的。”有时间,他还会看一些短小的小品文。

  一位员工如此形容新和成和胡柏藩:“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