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话实说
经济特区不妨以公平来撬动二次改革
冯海宁

  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召开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

  深圳30年,是以“效率深圳”造就“经济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蜕变为GDP总量居全国第四(2009年),人均GDP列全国第一的一线城市,不得不说深圳之“特”是成功的,这一宏大决策是英明的。深圳不但为深圳自己创造了一切,深圳模式更成为其他城市借鉴与效仿的榜样。

  然而,而立之年的深圳再发展却面临不少困惑和瓶颈,不但数据反映经济优势尽失,而且当初独有的政策优势也已逐渐荡然无存。甚至有人发现深圳已经出现三个问题:改革动力弱化、改革精神淡化、改革阻力加大。

  深圳下一步究竟怎么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深圳不应再走以GDP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应创造“幸福深圳”;有人建议应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客观地说,这些建言似乎没有体现出深圳之“特”,其他省市从专家到官员,不也是这种老调调吗?

  在我看来,要想让深圳这个经济特区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还需要特别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公平。不久前,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在调研时说,要发展就要有动力,动力到底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大的动力,实践还证明公平和公正也是强大的动力。我以为,这一观点特别适合深圳再发展。

  实践证明动力就是改革开放,深圳今后的发展显然不能是一条腿走路,我认为在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还需要公平来驱动深圳发展。现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定位于文化,有的定位于旅游,但没有一个城市定位于公平,我建议深圳的新定位理应是“公平深圳”。

  一方面是深圳作为改革先行者具有公平基因。无论是工资结构调整,还是养老保险改革,深圳相比其他城市来说是先行者,不但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而且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这些探索无疑都是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深圳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与公平化改革有关。

  另一方面,深圳的探索精神依然没有倒掉。在探讨深圳经济优势尽失时,有人指出深圳探索者精神仍然存在。我很认同这一观点。例如,深圳近期率先试行“公推直选”政协委员,无疑有利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这样的探索精神将使深圳在民主监督、社会公平等方面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需要一个“公平特区”在前面探路。当前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社会不公,例如分配不公、教育不公、住房不公、医疗不公、市场竞争不公等等。如果有关社会公平的改革率先在深圳试点、实行,不仅可解深圳发展之困,而且可解中国发展之困。例如,深圳一旦变成“公平特区”,房产税等改革措施就可以率先在深圳试点,深圳楼市有望率先恢复健康,助推经济发展,收入差距一旦缩小,不但内需可以得到提振,而且职工工作积极性也能调动,这样深圳经济增长动力就会源源不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