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5版:专 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带来新机遇传统产业再启程
  位于广州市区边缘的船厂

  受到亚运工程的影响,原本就有些混乱的广州芳村大道南显得更加尘土飞扬和拥挤不堪。广州市两家传统重工业类上市公司广船国际(600685)和广钢股份(600894)就在这条大道两旁相隔两三百米的地方遥相对望。

  随着广州市区的不断扩大和市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趋重视,这对相守了许多年的老伙计可能即将迎来分离的时刻。广钢股份已经非常确定将在宝钢集团湛江项目投产的那一刻关停,而广船国际虽已在中山置下土地,但它却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搬离这块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中山基地为广船带来新机遇

  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规划中关于先进制造业布局中提到,“中山建设以成品油轮、化学品船等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大型铸锻件生产为主的临港船舶制造基地”。事实上,任何了解广船国际的人都会明白,这几乎是一条为广船国际量身定做的规划。

  2008年底,广船国际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山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发展船舶制造项目框架协议》。此后,广船国际成立子公司中山广船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并在中山拿下土地用于船舶分段制作中心。2010年广船国际半年报显示,中山分段制作中心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广船国际自身的主力船型是灵便型油轮,与规划中提及的“成品油轮”等船舶完全相符,因此,产业规划中提到的中山临港船舶制造基地事实上就是指广船国际的中山基地。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现在并不是包括油轮在内的液体船舶扩张的好时期。油轮复苏要比干散货船滞后一些,灵便型油轮市场尚未回暖。”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底以来,大连国际、中海发展、中远航运等多家公司宣布订造新的干散货船,显示出干散货船相对其他船型更强的需求弹性,而集装箱船和油轮的新订单很少见诸于公开信息。

  据了解,现在灵便型油轮的船价很低,运费也不理想,船东接船意愿不强,建造的船都是前几年签的高价船,使得目前造船周期延长,交船期延迟。同时,交船的延迟还将面临新的造船规范的约束,这都可能增加公司经营成本。

  虽然作为细分行业的灵便型油轮市场尚未恢复,不过,广船国际位于广州白鹤洞工业区的厂区已经明显局限了广船国际的发展空间。

  目前,广船国际主要在本部厂区实施总装程序,有很大比例的分段制作任务因为场地的限制需要外包,而这也限制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日前,广船国际宣布租赁江苏胜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厂房设备也是为了在本部无法扩大的情况下更加合理的安排产能。

  记者了解到,短期内,广船国际中山分段制作中心将维持现有的分段制作任务,但长期来看,规划中的成品油轮、化学品船等高科技船舶及海洋工程大型铸锻件生产为主的临港船舶制造基地可能为广船国际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广钢股份搬迁已成定局

  对于钢铁产业,珠三角产业规划中的描述是:“建设以汽车、家电和造船用钢为主的广州高端板材制造基地,与湛江千万吨级现代化钢铁基地一起,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钢铁产业新格局。”

  大多数投资者都对湛江千万吨级现代化钢铁基地颇为熟悉,它的建设就是2003年开始推进的宝钢重组广钢集团和韶钢集团,并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果,也是广钢股份之所以要停产搬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此次规划中提到的“广州高端板材制造基地”又是怎么回事?它是否与上市公司广钢股份有牵连?答案是否定的。

  据记者了解,在被宝钢重组之前,广钢集团曾计划在南沙建设一个钢铁基地,2003年12月,与日本JFE钢铁公司合资的广州JFE钢板有限公司成立,第一步双方投资1.68亿美元建设一条年产40万吨规模的热镀锌板生产线。2007年,广钢集团与JFE扩大合作,上马180万吨的冷轧钢板项目,投资63.49亿元。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南沙这个项目已形成40万吨冷镀锌板和120万吨冷轧板的产能。此前计划是要把前段热轧等环节全部配齐,但由于宝钢重组了广钢集团,现在上马前段工序可能涉及到产能审批问题,继续做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不过现在南沙项目的热轧原料是通过全球采购的,因此即便不上马前段工序,也不会影响这个项目已建成的产能。”

  根据宝钢重组广钢集团,并在湛江投资建设新钢铁基地的计划,广钢股份白鹤洞厂区的产能全部都将纳入湛江项目,上市公司与规划中的“广州高端板材基地”显然并无瓜葛。

  广钢股份董秘杨耀兴告诉记者:“我们与南沙的钢铁项目并无关系,上市公司肯定是要搬迁的。不过我们现在本部也有数千名员工,他们不可能都转入湛江项目中去,所以我们在规划如何处理旧厂区资产的时候可能还需要考虑这部分员工的未来发展。当然,这一切都还要等到湛江项目投产之后才会有定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