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基 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渠道屏蔽基金客户资料
基金公司抄近道 办活动收集客户信息
方 丽 程俊琳

  证券时报记者 方 丽 程俊琳

  本报讯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持有人完善个人信息,实属基金公司无奈之举。银行分等级屏蔽客户资料,建行会给出持有人的邮寄地址,中行、招行等银行不提供任何信息。”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70%的基金产品通过银行渠道发行,绝大部分银行并不将持有人个人信息透露给基金公司。即使是银行系基金公司,也只能获得股东银行所销售基金的持有人个人信息,其他银行信息均难以获得。

  客户资料对基金公司而言至关重要。为了获得完整的客户资料,基金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持有人完善个人信息。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基金公司开展寻找持有人、俱乐部、网站开户等活动,吸引持有人参与活动,登记个人信息。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正进行“完善客户资料有好礼”活动。若该公司客户在活动期间登陆公司网站,补充完善或者确认客户资料(以留有地址、邮编、手机、电邮作为完整的标准)完整后,点击网站页面进行登记,或通过客户服务中心人工服务补充完善或确认客户资料的基金客户享受当期抽奖资格,该活动设有手机充值卡,豆浆机、MP3、相机等奖品。

  据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年初深圳某基金公司进行MSN签名活动,市场反应热烈,该公司通过活动收集完善了几十万持有人的个人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通常只能获得选择性屏蔽的资料,或是混在持有人中的银行理财经理个人资料,更有甚者无法获得任何信息。银行刻意隐瞒基金客户资料使得基金公司与客户完全脱节,只能依赖银行进行销售和维护。上海一位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缺乏客户资料,银行存量客户转移难度较高,增量客户增加也并不容易。

  “基金公司想要开发客户,需要市场配合,做活动也要看时机,不然收效不高。”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公司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通过网站及时公开信息,做好与投资者的沟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