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头 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小川:适当管理利差调动银行积极性
贾 壮

  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牛津中国财经论坛”发表午餐演讲时指出,中央银行需要对金融机构提供激励机制,具体工具方面,仅用政策性利率可能不够,适当管理利差有利于调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金融危机初期,为刺激经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降至零利率,现在很多人批评金融机构在经济复苏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周小川表示,如果降至零利率,商业银行的储蓄成本为零,可能导致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减弱。他认为,央行在激励机制中需要多做一些事情,例如银行贷款利率设定下限,但大企业发行企业债的利率没有下限,由此可以鼓励发展直接融资,调节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

  他说,中央银行的多目标随着不同阶段的变化可以切换,也可改变权重,这样一个体系可能更好。过去央行最关注的是如何保持低通胀率,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政策性利率。在比较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央行的目标和任务越简单越好,这样有利于和公众进行沟通;而且在平稳时期,只要保持低通货膨胀率,投资就会增长,也会促进就业。

  但是在危机阶段,通胀、经济增长和就业等目标之间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周小川认为,这次危机的一个教训就是,不同阶段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应该不断转变,即便将来回到平稳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也需保持谨慎,一旦情况有变,央行所关注的重点和使用工具也要进行切换。

  周小川指出,这次危机使得央行对金融体系健康性的看法发生了演变。过去对金融稳定的看法是,如果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微观上是健康的,基本上宏观上也都是健康的。但是,这次危机导致个体健康的总和不见得等于整个宏观体系的健康,因此就提出了宏观审慎性监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