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欧日宽松到底 新兴市场欲退不能
吴家明
  印度成为通胀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本报讯 9月份以来,全球多国央行迎来新一轮议息。近10家央行的议息结果显示,除了加拿大和瑞典央行进行加息外,欧洲、英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马来西亚央行均按兵不动。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各国央行都放慢了退出的脚步,但政策看似趋同,各国却有各自的苦衷。

  美日欧持续宽松

  与今年年初各国央行开始争论如何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不同,目前多国央行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对退出时机避而不谈,转而关注如何继续采取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并不断放出继续扩大宽松政策的信号。

  昨日,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不变,并继续维持目前200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计划规模不变。有分析人士表示,今年英国政府全面实施减赤计划,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将迫使英国央行在2011年进一步加大其量化宽松力度。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昨日表示,各国央行可能将延长并追加经济刺激措施,一些欧美国家也可能不得不推迟其削减预算赤字的计划。

  加息国暂停收紧步伐

  澳大利亚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澳大利亚失业率降为5.1%,比7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鉴于澳大利亚央行已连续4个月把基准利率维持在4.5%不变,有分析人士预计,在失业率下降的情况下,澳央行可能调高基准利率水平。但在欧美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央行可能到第四季度才会加息。

  尽管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但该行强调,鉴于经济前景具有非同寻常的不确定性,如果再次加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有分析人士预计,加拿大央行本月加息将是今年最后一次。

  9月1日巴西央行宣布维持现行10.75%的基准利率不变,该决定中止了今年以来巴西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基准利率的步伐。此外,3日马来西亚央行在连续三次加息后,决定维持当前利率,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通胀令亚洲央行头疼

  粮食出口禁令以及天灾等因素让整个亚洲感受到了粮价上涨的压力。比如在印度尼西亚,8月份食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3.2%。特大洪水导致巴基斯坦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8月份该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幅度超过12%。

  有经济学家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作为亚洲经济复苏关键环节的消费支出来说是一种威胁。随着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将会有更多亚洲经济体加入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行列。

  不过,亚洲经济未能完全脱钩于欧美国家经济下滑的影响。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纳苏琛日前就表示,只要目前的货币政策掌控得宜,印度尼西亚央行会尽量避免加息。

  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美欧日央行纷纷重启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抗通胀压力。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让新兴经济体央行左右为难,这些央行在采取加息措施的同时,也应该警惕本币升值的风险。

9月份以来各国央行议息结果

央行 利率 备注

欧洲央行 1.0% 连续17个月维持不变

英国央行 0.5% 连续18个月维持不变

日本央行 0.1% 连续22个月维持不变

澳大利亚央行 4.5% 连续4个月维持不变

巴西央行 10.75% 此前连续3次加息

马来西亚央行 2.75% 此前连续3次加息

韩国央行 2.25% 连续两个月维持不变

瑞典央行 0.75% 3个月内第二次上调利率

加拿大央行 1% 今年6月以来第三次加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