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国家统计局意外提前公布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使得有关央行可能于上周末宣布加息的传闻甚嚣尘上。央行于周末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信贷投放和广义货币增速都有回升态势。不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8月份数据回暖很大程度上是受基数影响,在经济仍存二次探底风险的情况下,不宜过早收紧货币政策。
截至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增幅比7月末提高0.2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45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124亿元、1348亿元。交通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8月新增贷款有所回升与银信合作叫停导致部分融资需求转移到表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保持旺盛有关(8月进口超预期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表明国内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当月剔除票据融资后的实质性贷款增加5657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增长类数据之所以出现下滑放缓的情况,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是重要原因。以货币信贷为例,去年上半年投放了全年的绝大部分信贷,下半年投放量相对较低,而今年投放相对均衡,从而使得M2增速提高明显。
8月份M1同比增长21.9%,较上月降低1个百分点。M2、M1之间“倒剪刀差”收窄到2.7个百分点。交通银行认为,从当月新增M1保持平稳来看,“倒剪刀差”收窄主要是因为M2增速回升,而不是M1下降较快,也不能就此断定企业经营活跃度下降(企业短期贷款增加较多、进口超预期增长都表明经济活力不减)。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鲁政委分析称,虽然CPI继续上升,但因经济减速,其最终将在11月份之后开始出现下落,因此加息在年内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至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除非国际资本流入强度恢复,否则年内已基本没有上调空间。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也认为,货币政策在整个三季度都将保持重心,既不会加息,也不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到了第四季度,政策将会转向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年度信贷调控指标很可能被突破。
交通银行指出,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公开市场操作仍是货币政策首选工具。为兼顾通胀预期管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和平滑到期资金,预计公开市场操作将以净回笼和小幅净投放为主,且更加倚重短期回笼工具。尽管8月份物价涨幅创新高,但考虑到未来物价涨幅有望平稳回落、经济运行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利率不大可能大幅上调,年内仍以保持稳定为主。不过,如果物价继续走高,也不排除央行小幅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以改善负实际利率状况和管理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