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板创业板风景线
华力创通:国防军工仿真测试排头兵
李清香 孟 欣 王小霜

      证券时报记者 李清香 孟 欣 王小霜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由“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实施,华力创通(300045)正一步步从国外产品的代理商,发展成国内计算机仿真领域的创新先锋。

  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与国际先进计算机仿真企业相抗衡的本土厂商之一,华力创通以国防军工为主要市场领域,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成果,主营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实力在国内计算机仿真领域尤其是在面向国防军工的计算机仿真测试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半被动”的自主研发

  “勇气和机遇,是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华力创通的创始人之一兼财务总监熊运鸿如是说。据他介绍,公司于2001年成立,作为原始股东,高小离、王琦、熊运鸿三人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着一定的国防军工背景,因此创业之初就将目光首先投到了仿真测试领域。

  当时该行业国内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加之创业资金有限,华力创通在创业伊始仅是代理一些国外仿真测试领域较好的产品。虽然代理产品在利润上可观,但公司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代理的同时,一边对所代理产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一边进行研发资本的积累,为研发做初期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公司发挥自身背景优势,从高校入手,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请教相关专业的老师寻求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同时招兵买马组建公司的研发团队,着手自主研发。

  即便如此,公司自主研发的前两款产品却是在被动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熊运鸿介绍,当时公司和国内的买方签订了合同,购买其代理的一款加拿大的雷达测试产品,但最终由于加方没有拿到产品的出口许可,导致公司无法向买方交货。公司本着诚信的原则和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决定自行研发替代品,最终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研发出了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圆满地履行了合约。

  “公司主营之一的半实物仿真测试产品,也是在相似的境况下研发出来的。”熊运鸿说。当时,此款代理产品的原厂商由于企业并购等原因,主营业务发生了变化,导致这款产品不再生产。但是国内市场却有着旺盛的需求,公司抓住了这一机遇,凭借代理时对产品结构的了解,再结合国内市场的要求,开始自主研发,逐步形成了机电仿真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同时,由于对射频仿真的基本技术形成了一定的积累,此后又陆续研发出多款产品。由此,华力创通完成了从代理到自主创新的完美转型。

  未来三五年以国防军工为主

  此后,华力创通确定了产品技术引进和自主产品研发并举的发展策略,积极开展计算机仿真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半实物仿真系统HRT-1000,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运载火箭、飞机、导弹、潜艇、地面车辆等复杂机电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应用过程,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此后公司加大投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SAR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填补了国内空白,雷达信号处理仿真系统在技术指标上突破了西方对我国禁运的限制,高速信号记录仪突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也许几位创始人自己也没有想到,最初的被逼无奈,却逼出了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最近三年,华力创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9.4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5.16%。此前公布的201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8839.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74%,净利润为1852.46万元,同比增长23.83%。

  目前,华力创通的研发人员超过员工总数的50%。公司拥有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导航技术专业研究所,研发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过去三年里,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截至去年底,公司已拥有2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和二十余项非专利技术。

  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华力创通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空间。谈到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民营企业资本投资的36条意见,熊运鸿显得相当兴奋,他说:“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国防科技工业,承担军工生产,这些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过去国家不断在推动,如今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经营环境都在好转,这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政策的东风赋予公司广阔的发展机遇,但市场这么大,如何做到准确的市场定位? 熊运鸿给出了答案,“要认清哪块是你能赚钱的市场,国防军工是我们熟悉的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均为国防军工系统的院校、研究所或大型国企,拥有较高的用户认同度,同时经费充足,风险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对军事保密有较高的要求,国外企业很难进入。所以,未来三到五年的着眼点仍然以国防军工为主。”

  “北斗”带来新机遇

  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了建设高峰期,截至目前已有5颗卫星发射升空,预计2012年数量将达到12颗星,全面覆盖亚太地区,2020 年左右完成对全球的覆盖。这将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的发展,将大幅拉动对北斗终端的需求。

  在这个历史性机遇面前,华力创通近1亿募集资金投向北斗/GPS 兼容型卫星导航模拟器产业化项目。公司成立专门针对“北斗”的导航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北斗/GPS 兼容型卫星导航模拟器技术已相对成熟。据记者了解,模拟器内嵌高精度的数字模型,同时模拟全部北斗和GPS星座,生成全相干的GPS和北斗二号卫星导航信号,可对北斗二号、GPS以及北斗二号/GPS兼容型等多种类型的多台导航终端产品进行测试、标定或者模拟试验。在国内北斗卫星导航仿真测试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市场空白。

  导航模拟器作为测试装备,在导航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测试以及售后维修等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北斗产业链中,导航模拟器的需求会较早地爆发,以支持日益增长的终端研发需求。熊运鸿介绍,卫星导航模拟器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并不多,同时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封锁,未来会带来平稳较快的盈利增长。

  “相较于导航模拟器这种产业链的保障装备,终端产品的需求才是爆发式的。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和做产业化准备的终端产品包括北斗二号导航芯片、多系统兼容接收机模块、导航应用终端等。2012年以后,围绕北斗区域性建成使用,终端产品需求不断增大,现有产品将形成复制生产、批量销售,借此公司将从由定制型销售模式向产业化迈进。” 熊运鸿对未来的形势作了进一步阐述。

  对于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市场的激烈竞争,华力创通董秘吴梦冰语气坚定而自信,“市场潜力大的地方,竞争就大,至少现在大家起点是一样的。”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