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4版:港 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9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高铁成功示范拉动经济效应
黄文山

  恒指昨日高位震荡,早段最多下跌95点,其后内地股市反弹,加上美元下跌,恒指午后一度升越22000点,收报21977点,微升7点。期指收市低水16点,地产股、和黄(00013.HK)及港交所(00388.HK)领导大市,中资银行股则较为疲弱。由于内地股市将于周三至周五中秋假期休市,投资者态度趋审慎,成交金额回落至639亿港元,国指则跌7点,收报12165点。

  和黄、港交所分别升3%及2%,其中和黄再创下52周新高。长实(00001.HK)旗下新盘天宇海最快下周开卖,将成为政府推出3招14式后的第一个开卖新盘,由于政府限制豪宅按揭成数至6成,发展商拟推出新措施助业主置业,曲线拆解政府调控楼市措施,地产股全线上升1%-2%,其中长实涨2%。

  传闻内地正藴酿新的资本规定,比巴塞尔协议III更严格,建行(00939.HK)董事长郭树清表示,中国采取比巴塞尔III还要高的资本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助于控制银行系统风险,稳定经济运行。中资银行股下挫,其中工行(01398.HK)下跌2%。

  汽车股则全线上扬,比亚迪(01211.HK)获券商上调评级,股价升6%,华晨(01114.HK)也涨6%。金价昨午再创新高,刺激招金(01818.HK)急升5%。

  今天我们谈谈高铁热。中国短短数年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的示范效应,以及低廉的建设成本,吸引了全球目光,相当多的国家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建设高铁。虽然海外商机浮现,但中国高铁相关企业要“闯出去”并不容易。在面对日、法等国的先进企业时,内地企业总承包能力明显不足,估计铁路基建和机车等中国的强项会成为出口先锋。相对日法德等高铁先进国家,中国的最大优势是成本,海外国家建设高铁项目每公里成本为5000万美元,中国则仅3300万美元。

  兴建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内地投入营运的高速铁路已达6920公里,计划继续投入8000亿元人民币,在2012年前实现新建高速铁路里程达13000公里的目标。

  高铁并不是新鲜事物,在日本、法国及德国早已大规模兴建,只是中国高铁成功示范了对经济拉动的效应,使美国、俄罗斯等大国近阶段对高铁也产生了兴趣,纷纷前来中国寻求合作。世界银行一份报告中指出:“技术及知识转移,再加上累积兴建及营运数千公里高速铁路的经验,让中国拥有了最先进的铁道产业。在其他国家引进高速铁路时,这应会让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

  美国最近也宣布要动用超过500亿美元的资金用作基建投资计划,其中包括翻新或扩建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等。目的相当明显,就是要用投资项目刺激经济增长。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国家向中国借鉴,希望通过基建投资拉动其低迷的经济。 (交银国际 黄文山)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