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年金业务基金赔本赚吆喝
李湉湉

      证券时报记者 李湉湉

  部分基金公司的年金业务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企业年金的管理费一般为0.3%,对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提成一般不超过10%,综合计算下来,基金公司运作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可能不到0.7%。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年金市场未来增长潜力无限,在做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年金的边际成本就会下降,所以,收支不平衡的现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一边是争抢大企业资金的高额营销支出,一边是管理费加业绩提成总共可能不到0.7%的“微薄”收入,在不平衡的收支结构下,部分基金公司的年金业务可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企业年金的管理费一般为0.3%,对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提成一般不超过10%,综合计算下来,基金公司运作企业年金的平均收益可能不到0.7%,与债券基金差不多,但年金的收益水平普遍高于债基,管理成本肯定更高。

  基金管理年金收入微薄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企业年金投资经理算了笔账,以该公司管理的一只3年期年金为例,管理费是0.3%,业绩比较基准为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对超过业绩比较基准部分提成10%,合同规定管理费加业绩提成总计不超过1.2%,“按照年金的投资比例,货币资产配不低于20%,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配不超过50%,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20%,今年的债券行情特别是信用债收益不错,年金的年收益可能达到8%,业绩基准3年期定存的年利率不到4%,以此计算,基金公司的业绩提成有望拿到0.4%,加上管理费,可能有0.7%。”招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该行所托管的企业年金中,由基金公司操盘的年金产品去年平均收益率为8.03%,在所有管理人中表现最优。

  “去年股市不错,今年债市不错,所以年金的收益会比较高,从较长时期来看,5%左右的年收益应该是比较稳健的。”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这个收益水平,长期来看,基金公司能从年金上挣到的收入不到0.5%。更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一些企业极度厌恶风险,为了抢单,有基金公司与企业签下了“隐性保本”条款,如此一来,年金的投资收益甚至有向保本产品靠拢的趋势,更不容易超过业绩基准拿到提成。

  据了解,大企业一般会把年金的规模分散到三五家基金公司中,在“同伴压力”之下,各家基金公司都会默认企业“要求保本”的愿望,并根据基金公司掌管的资产规模,按比例设置出数亿元到数十亿元的“隐性保本”资产规模。

  营销支出高昂

  “微薄”收入的背后,是难以言明的高昂营销支出。“营销费用很难在桌面上算清楚,需要打通的关节实在不少,而且做年金的一般都是大企业,是各家基金公司都眼红的肥肉,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基金公司签约的年金客户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多为传统行业,包括石化、银行、保险、电力、钢铁、煤炭和造船等央企和地方大国企,除营销费用的支出外,一般基金公司还要从管理费收入中拿出10%作为风险补偿金,以弥补可能发生的损失。

  另外,部分基金公司年金业务收支难抵的窘境与年金市场的格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6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年金规模超过100亿元,这6家公司所占比重达基金管理企业年金总规模的80%,而一些基金公司的年金规模不到20亿元。“为了争得一席之地,一些年金规模较小的公司肯定会通过低收费和高营销的手段来冲规模。”

  在赔本赚吆喝的现状下,一些“不怎么愁业务”的基金公司开始对年金的增量不设要求。据透露,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对企业年金已定下“不主动做”的基调,只有企业客户点名要求或是营销费用不太高的情况下,才会接单。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年金市场未来增长潜力无限,在做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年金的边际成本就会下降,所以,收支不平衡的现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