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产调控风声紧 涉房企业鸟兽散
陈 锴

      证券时报记者 陈 锴

  随着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收紧,部分希望调控松绑的涉房上市公司也最终丢掉了幻想,纷纷撤离房地产市场。

  近期,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的公告频频出现。仅9月份就有星湖科技、新希望、国栋建设、合肥百货等公司先后宣布与地产业务划清界线。在此之前,金种子酒、江苏吴中、华东医药、海利得、重庆路桥、爱建股份、太原刚玉等一批上市公司,也相继决定转让或出售房地产业务。

  在上述公司的相关公告中,防范政策调控风险被视为剥离地产业务的主要理由。以合肥百货为例,公司表示,国家不断加大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决心和力度,房地产市场政策风险日益加大,出售地产业务目的在于规避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风险,减少非主业资源占用。

  然而,市场对涉房企业加速剥离地产业的现象还有另外一种解读。一位地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不仅上市房企股市再融资被搁置,涉房公司二级市场再融资也变得很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讲,剥离地产业务可看作是这些公司在为再融资或重组铺路。

  记者分析后发现,近期剥离地产业务的几家涉房企业均涉及到重组或再融资计划。如国栋建设今年6月公布了8.5亿元的再融资计划;星湖科技和合肥百货的再融资方案还未通关;新希望的地产剥离则与资产重组一并实施。

  实际上,涉房公司为顺利实施再融资选择了剥离地产业务早有先例。今年6月,广汇股份拟募资投向二甲醚的定向增发方案没有按时拿到证监会的批文,不得不延期再议。广汇股份相关负责人曾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公司涉足房地产业务,而最近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控制较严,最终广汇股份决心剥离相关业务。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