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1版:C叠头版:投资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避小盘股 持有银行股
陈嘉禾

  在堪称史上最凌乱的假期里,A股市场也走得有点乱。继9月中旬假跳水之后,上证综指没有继续下跌,而是在2600点一线展开了地量拉锯战。同时在市场风格方面,蓝筹股和小盘股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玩起了跷跷板,也让人不知所措。对于近期让人感到迷茫的市场,我们有几个观点供投资者参考。

  第一,我们不看好小盘股的中长期走势,理由是估值实在太贵。同时考虑到未来限售股解禁、IPO的扩容趋势,我们不认为小盘股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以医药股为例,对比当前中美医药股的估值水平和盈利情况,可以发现A股估值远高于美股,A股的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等等指标均远逊于美股,唯一还能谈得上有吸引力的只是A股公司相对较高的增速。但在医改民生化的大背景下,高增速真能一直维系吗?当然,小盘股泡沫或许还能维系一段时间。但从风险收益来说,这样的资产并不是我们所偏爱的。

  第二,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的估值还算合理。当前银行股的市盈率、股息率单从数字上看,还是让人感到放心。目前市场对银行股的主要担忧在于,其目前市净率仍然较高,未来资产质量更是一个隐形炸弹。所以这类股票并未得到市场的追捧。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市场对中国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重了。我们认为,中国的银行业体系至少在三点上和美国金融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中国银行业涉足资产证券化程度不深,资产质量相对较为透明;二、中国银行之间并没有大量的债券互持,系统性风险不如美国大;三、中国的政府和监管机构相对美国同行,有大得多的监管权力和可动用资源。由此三点考虑,我们对银行股未来的前景,看的比市场略为乐观一些。而如果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的银行股股价就低估了。

  从这两个观点出发,我们对当前市场的策略就比较容易得出,即回避小盘股,同时持有一定的银行等蓝筹股票,同时保留一定的现金仓位,预备捡更便宜的筹码。 (信达证券 陈嘉禾)

《证券时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