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汇局:继续高压打击热钱流动
人民币汇改不等于人民币升值,而重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贾 壮

  证券时报记者 贾 壮

  本报讯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发布《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保持对热钱流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有针对性堵塞监管漏洞,充分发挥跨部门的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外汇交易活动,切实维护好涉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汇政策环境。

  报告指出,长远来看,我国热钱流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客观性,应运用汇率、利率等价格机制进行合理引导,尤其要防范热钱大进大出的破坏性作用。

  报告分析,当前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既有客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也与我国监管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有关。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以及汇差、利差等价格因素是吸引外汇资金持续流入的重要原因。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银行金融创新日趋活跃,为企业规避外汇管理提供了一定便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冲动较强,也难免有少量热钱等违规资金混杂其中。

  外汇局介绍说,从今年2月开始,外汇局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热钱流入进行查处,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5亿美元。

  从专项行动掌握的情况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大部分是合法合规的,但也不排除部分违法套利的资金混入。目前,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主要包括加工和转口贸易、外资、服务贸易和个人渠道。检查中也发现,部分外商投资企业虚构用途将资本金结汇后进入股市等情况,还有部分银行主动配合或顺应客户需求,打外汇管理政策的擦边球。

  外汇局报告还指出,人民币汇改不等于人民币升值,而重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市场主体应克服单边预期,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发展态势,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