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2版:板 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板块展望
消费股失宠成旧爱 能源股趁势作新欢
最近四个交易日里,沪深300能源指数涨22.37%,300消费指数仅涨1.4%
邱 晨

中航证券 邱 晨

  自9月30日以来,沪深股市成交剧增,人气亢奋。大盘已连续4个交易日大涨,上证指数摧城拔寨,在短短4个交易日里一口气飙升逾9.3%,深证成指更大涨逾10.9%。期间以煤炭、有色为代表的资源板块不同品种连续拉升,部分个股持续涨停,使得沪深300分类指数中的300能源指数期间暴涨达22.37%,而同期300消费指数仅上涨1.4%,板块结构性分化特征十分明显。

  造成这种市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引发“十一”长假后大盘放量大涨的重要导火索是长假及前后期间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大幅飙升,其动因主要与美国重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导致的美元贬值预期有关。受其影响,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在节后也大幅跳空补涨。这种由货币现象导致的输入式通胀为资源、能源股的持续大涨提供了师出有名的理由,再加上节前市场主力在资源股上已经重点配置,遇此良机趁势拉升。此外,据闻北半球今冬将迎来“千年极寒”,中国等亚洲地区国家可能也难以幸免,使得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价格可能大涨。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由此导致短线热钱在大资金的引导下大量集中性流向资源、能源板块,热门的大盘资源、能源类股几乎每天都占据沪深两市的资金流向榜前列,其主角地位始终难以动摇。故尽管两市累计日成交额在周一一度井喷至4300亿元之巨(创下近11个月以来的天量),但在两市总流通市值已逾16.3万亿的情况下,这种狂热地围炒某几个板块的客观后果导致了热钱从其它缺乏短线机会的板块中流出,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即强势股强者恒强,弱势股则失宠回调),使得前期强势的消费板块的很多个股(主要是酿酒、医药类股)近日成为了资金流出的对象之一。

  另一方面,消费板块近日走势偏弱,与其前期相对高调也有一定关系。统计显示,在三季度上证指数仅上涨10.73%的情况下,期间沪深300消费指数却大涨了32.45%。借助于世博、亚运、产品涨价、长假消费必增等预期,该板块在8、9月间曾一度摆脱大盘箱体反复的桎梏,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波段升势。也正是因为其三季度累计升幅较大,加上10月后短线题材相对匮乏,故前期的获利回吐或平仓解套压力开始增大,短线出现逆势回调或者滞涨也在情理之中。

  但我们也应注意:即便是同属于泛消费概念股,也不是统一调整。三季度表现欠充分且三季报业绩预期良好的汽车,以及受基础农产品涨价提振的农林牧渔等板块近日仍顺势显著上扬,表现较弱的则主要集中在酿酒及生物医药板块,这与9月份后者明显强于前者正好相反。如果以生物医药为典型代表,纵观消费板块的历史表现看,作为防御性行业,其受市场青睐的时机往往在大盘箱体反复震荡市中出现,或是在大盘调整市道中更显抗跌,比如,在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27%的情况下,沪深300医药指数却只下跌了6.7%。

  以上分析表明,消费板块在当前大盘波段强势上攻行情下的短线偏弱,既受热钱过度聚焦在资源、能源板块层面的牵制,也与其三季度累计升幅较大有关,还与其特有的市场属性相关。因而,展望泛消费股的后续表现,我们认为,应根据不同的子行业区别看待。一般而言,定位于大盘蓝筹股的大宗消费品行业(如汽车、家电等)可能仍会有顺势表现,农林牧渔等个股则需视其对应的农产品价格走势而议,而酿酒、医药等板块在当前资源、能源股仍唱主角的情况下至多有间歇性表现机会或“水涨船高”,暂未到重现辉煌的时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