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2版:板 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业策略
战略性建仓银行股 有希望跑赢大盘

国泰君安 伍永刚

  我们预计,今年前3季度银行业绩同比增长26.34%,预计2010年全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27%;2011 年增长20%。

  利空将趋于明朗

  从年初至今,我们对银行业基本面分析仍是比较准确,但银行股价走势却令人失望,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监管层频繁的调控政策给投资者以相当的心理压力。结果导致银行股的业绩与股价走势反向而行。不过这些政策大多在年底左右这个时间窗口将趋于明朗。

  房地产调控政策:除了房产税外其他该出的政策已经出了,甚至连房地产刚需也在加以压制;房产税的影响也在部分消化。未来若出现成交量上升,同时房价基本平稳或略降,这样的情景将有利于投资者对经济、对银行股信心的增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清理:至今各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在清理中逐步缩减;同时也更规范,也有不少增加了抵押。预计到年底披露相关数据时,投资者对其风险可控的信心将进一步增强。

  动态拨备政策:关于银行的动态拨备政策目前尚未完全敲定,银监会要求拨备率达2.5%的监管规定预计要到年底或稍晚才能明确。但不管怎样,给银行以适当的缓冲期是大概率事件。

  资本补充新规:新巴塞尔协议的具体监管规定逐步明朗,我国银监会基于其基础之上制定的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新规预计在年底也将趋于明朗。实际上,我国在之前的这一波再融资实施完毕后,大多数银行将基本达到监管要求,即使部分银行出现资本缺口,这个缺口也是非常有限的。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或稳健偏紧。

  跑赢大盘概率较大

  2011年上半年在通胀压力加大,同时伴随经济复苏信号增强的背景下,加息的可能性上升。我们预计,有可能先来一次非对称加息,接下来再是对称式加息。

  在以上情景假设下,银行的最后利空消去;而且伴随对称式加息,银行业净息差将趋于扩大,极有可能将前面的非对称加息导致的息差缩小部分对冲。同时按以往实证分析,在加息周期,银行股上涨并跑赢大盘的概率较大。

  因此,我们认为,到2011年5、6月份,将是银行股上涨的技术窗口,它将拉动银行股走出一波累计涨幅30-50%的上升行情。

  受益人民币升值

  通胀压力加大时,政府政策选择顺序:1、先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央票收紧多余的流动性;2、以上政策用到一定的限度,政府将面临在适度通胀与适度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取舍平衡。这标志着监管层将容忍一定的资产价格泡沫,这是本波(大盘)行情的政策基石。

  关于汇率政策,预计我国政府将在人民币汇率方面作出一定的妥协,即让人民币适度升值(主要指相对美元);但坚持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同时注重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完善以及目前银行A股普遍折价,这三者综合作用将形成推动银行股上涨的另一强劲动力。

  个股投资策略

  我们的结论如下:1、在年底政策窗口的作用下,银行股有可能先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但由于部分政策尚未明朗,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下,银行股仍会有震荡调整;2、即使年底的政策窗口不足以拉动银行上涨,那么明年(2011年)5、6月份的技术窗口将孕育更大的力量驱动银行股走出一波累计涨幅30-50%的上涨行情。

  目前银行2010年动态平均PE、PB分别为10.5倍、1.75倍(股份制与大行平均),在较为积极的市场氛围中,银行股估值提升到15倍PE、2.5倍PB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到明年上半年时,市场估值时还将预期明年银行的成长幅度。

  个股投资策略:1、重点选择成长性较好的兴业银行、深发展、南京银行,以及创新型的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同时可关注交易性投资机会的华夏银行、宁波银行。2、先中小后大盘。在以上重点推荐的中小行上涨到一定幅度,而大行涨幅严重滞后时,可关注大行补涨带来的投资机遇。大行重点关注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

  ·链 接·

  银行股将迎来估值回补行情

  基于下述理由,我们认为银行股的估值回补行情将开始出现。

  1、市场资金面趋好。全球量化宽松延续,人民币外升内贬趋势进一步确认。一方面,发达国家持续的低利率和货币贬值,将促使短期国际资本以多种形式进一步流向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将难以持续收紧,并可能伴随财政刺激出现有限放松,A股市场偏低的估值和赚钱效应初显将吸引新增资金入场。

  2、对经济增长预期有所改善。从近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宏观经济下滑幅度好于预期,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低于预期,PMI 和工业增加值仍在回升。四季度开始相关中央和地方投资项目的跟进可能部分弥补房地产投资和部分基础设施投资的下降,并缓解此前市场对经济环比回落的担忧。

  3、地产调控短期靴子落地。后续政策如何跟进仍需观察地产市场量价的变化。

  4、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偏低,并已持续对诸多宏观、市场及行业面的负面因素进行了较长时间和空间上的反映。而多项估值回补促发因素(地产市场走向及调控预期明朗化、对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以及市场资金面趋好)均开始显现。

  (光大证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