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开张排放权交易 个人有望参与投资
胡学文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排放权交易所到底是什么?它买卖的是什么?交易的双方又都是谁?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前往挂牌不久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一探究竟。“通俗地说,排放权交易所买卖的就是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的污染物的排放权益。在目前的全球排放权交易中,碳排放权交易是最主要的品种。通过引入排放权交易机制,促进排放主体减排,并且减排额度可以通过转让实现收益,从而促进排放总量的不断减少。”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罗志峰如此解释。

  首笔交易或在今冬明春

  据介绍,自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挂牌以来,已经有多个项目挂牌,诸如风电、水电类项目以及垃圾焚烧等,挂牌项目多为第三方机构推荐,目前正在谈的还包括蛇口集装箱码头以及南玻等。

  罗志峰说,尽管目前国内的自愿性减排交易市场尚未形成,但市场前景巨大。“蛋糕有多大不好说,但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共识,政府也将加大对自愿性减排市场的引导。”

  事实上,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鸣锣开张之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排放权交易所和环境交易所挂牌。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的情况下,这些排放权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对于深圳来说,“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首笔交易预计在今冬明春诞生。”罗志峰说。

  深圳排交所有关人士认为,尽管深圳并不是国内最早推出排放权交易所的城市,但深圳推出排放权交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深圳联交所为排放权交易所提供了高效运作平台;二是深圳拥有别处无可比拟的众多民间富裕资本及全国1/3以上的创投机构和各类基金;三是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四是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最有可能在限额交易立法上率先突破。

  市场培育需各方努力

  尽管各地都已经开办起了排放权交易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愿减排交易生意比较清淡。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足够的买家。“在国内自愿性减排市场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国内买家市场需要大力培育。”罗志峰说。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处长王庶曾表示,自愿减排以企业社会责任和个人觉悟作为交易前提,技术条件虽已基本具备,但在缺乏总量限制激励的情况下,需求十分有限。此外,王庶表示,交易市场存在制度不规范,减排量核证机构没有资质认定;信息披露平台尚未建立;各交易所委托不同的核证机构,采用不同的核证标准等问题。

  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圳市政府已经起草《深圳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排污许可证配额交易或将是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上市交易品种。另外,深圳将为低碳城市发展和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配套出台必要政策措施,包括研究制定深圳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鼓励、引导深圳市企业和建筑物进行碳排放登记;推进碳盘查;建设完善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提供平台服务;提供配套资金,依托排放权交易所建立碳排放权益登记管理系统等五项政策。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基于活跃交易以及培育市场的考虑,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也正在深圳排交所的考虑之中,投资者有望通过认购碳基金或直接参与投资等多种方式分享低碳经济蛋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