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
食品和居住价格拉动CPI持续走高
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将成为下一阶段政策重心
岩 雪
  东方IC/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岩 雪

  本报讯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3.6%,创下近23个月来新高;环比上涨0.6%,八大类商品五涨三落,其中食品上涨8%,涨幅居首,此外,居住价格上涨4.3%,这两个因素导致9月CPI再创新高。

  食品和居住价格左右CPI走势

  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居住对CPI同比的拉动分别为2.61%和0.57%,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拉动分别为0.06%、-0.14%、0.02%、0.34%、-0.07%、0.17%。

  其实,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我国CPI统计指标中的食品价格就开始反弹,并呈现总体涨势,成为CPI走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居住价格的上涨也是推动9月CPI走高的原因。目前,居住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约为15%,居住价格主要由水电燃料、建房及装修材料、租房等价格构成。

  今年我国将积极推进水、电力、天然气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或酝酿出台调价措施。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将会导致水电燃料等价格上涨,增加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其影响大小要取决于这些产品的调价幅度以及它们在CPI中的权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坦言,居住类支出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今后会不断提高。业内专家指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逐渐显效,居住价格有望平稳,但目前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将主导今年我国CPI走势。

  CPI仍未见顶

  业内专家表示,全年经济平稳增长已成定局,不会出现“二次探底”,四季度GDP将在较高增速水平上继续放缓。而CPI虽创出新高,但仍未见顶,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政策重心。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CPI仍未见顶,10月份的涨幅不排除超4%可能。11月份开始下降,但年内3%的通胀目标应能够达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10月CPI会继续上涨,增幅或至3.8%。他强调,目前需引起关注的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内工业品价格的影响。

  本周二央行近三年来首次加息,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如果经济增长维持现有的较好局面且通胀加剧,不排除今年末明年初仍可能升息一次,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后,宏观政策转向以结构调整为主基调,货币政策明年将转向中性。

  徳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明后两年,CPI涨幅都可能在3%左右,如果一年期的利率不再上调,负利率将成为宏观经济的长期困扰。如果明年的CPI目标定在3%,就意味着决策层应该接受明年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现实要求,否则CPI目标与利率政策和地产调控目标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李慧勇认为,加息是最有效的治理过热型通胀的方式,但目前的通胀属于结构型通胀,因此加息并不能直接地抑制通胀。不过,加息可以稳定市场的通胀预期。

主要经济数据一览

数据 公布值 同比增

CPI 103.6(9月) 3.60%

PPI 104.3(9月) 4.30%

GDP 268660亿(三季度) 10.60%

PMI 53.8(9月) 3.80%

固定投资 51230亿(9月) 24.00%

房价 103.52(9月) 3.52%

货币供应 696400亿(9月) 18.96%

出口 1449.9亿美元(9月) 25.10%

外储 26483亿美元(9月) 16.53%

FDI 83.84亿美元(9月) 6.14%

财政 6287.19亿(9月) 12.10%

新增信贷 5955亿元(9月) 15.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