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三季报告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3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1.4

  ■

  公司负责人孙振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夏成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夏成军声明: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币种:人民币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2.2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3 重要事项

  3.1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 □不适用

  1、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衍生金融资产为70,108,855.00 元,比年初减少55,173,395.00 元,下降比例为44.04%,主要是由于期末铜合约浮动盈亏变动影响所致。

  2、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为14,718,472.50元,比年初减少 9,265,047.50元 ,下降比例为38.63%,主要是部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用于支付材料款。

  3、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预付账款为57,804,171.93 元,比年初增加41,537,663.80 元,上升比例为255.36%,主要是由于本期铜价波动较大,现款购买原材料的比例增加所致。

  4、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为476,346,580.55 元,比年初增加223,709,684.20 ,上升比例为88.55%,一是由于原材料铜价格的上涨致使相应的电缆产成品的成本相应增高,二是因为部份客户延迟交货期,导致库存产成品数量略有增长。二方面的原因导致当期存货的增长。

  5、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为13,140,549.37 元,比年初增加9,713,172.08 元,上升比例为283.40%,主要是未来得及验证的增值税进项税金额。

  6、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工程为63,573,897.50 元,比年初增加24,141,392.69元,上升比例为61.22%,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了电缆盘项目并实施了橡缆技改。

  7、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无形资产为185,902,809.90元,比年初增加185,902,809.90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购买了宝胜集团有限公司的土地。

  8、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为878,744,500.00 元,比年初增加238,744,500.00 元,上升比例为37.30%,主要是由于铜材价格上涨,购买铜材所需资金增加而使短期借款增加。

  9、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付票据为571,447,168.65元,比年初增加291,047,168.65 元,上升比例为103.80%,主要原因是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业务增加。

  10、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277,260,011.41元,比年初增加 124,061,680.75 元,上升比例为80.98%,主要原因是未支付的采购款项增加。

  11、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缴税费为11,061,514.18 元,比年初减少28,636,761.30 元,下降比例为72.14%,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按期缴纳应缴税费所致,二是本期应交的增值税和所得税较上年有所降低所致。

  12、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其他应付款为257,694,603.29 元,比年初增加154,839,607.77 元,上升比例为150.54%,主要原因是购买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土地的款项按合同未到付款期而未付款所致。

  13、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预计负债为0,比年初减少10,768,100.00 元,下降比例为100%,主要是由于债务已清算。

  14、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为4,759,782.50 元,比年初减少9,487,532.50 元,下降比例为66.59%,主要是由于套期保值浮动盈亏变动所致。

  15、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为4,000,719,113.98 元,比同期增加1,241,285,954.44元,上升比例为44.98%, 主要是由于铜材价格上升以及裸导体销量上升所致,其中裸导体收入同比上升105.61%,电线电缆收入同比上升34.89%。

  16、报告期,公司营业成本为3,652,617,525.99 元,比同期增加1,222,235,380.08 元,上升比例为50.29%,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增加,相应的成本增加所致,其中裸导体成本同比上升了105.68%,电线电缆成本同比上升40.03%。

  17、报告期,公司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076,913.92 元,比同期减少1,782,623.06 元,下降比例为62.34%,主要是当期应纳增值税基数较小,导致相应的附加税金降低。

  18、报告期,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17,024,780.53 元,比同期增加17,000,488.66 元,上升比例为69,984.27%,主要是由于当期应收帐款增加,导致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19、报告期,公司营业外收入为8,597,958.21 元,比同期增加4,997,518.87 元,上升比例为138.80%,主要是由于本期政府补贴增加,其中工业扶持奖励569,000元,省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资金530,000元,省成果转化贴息3,290,000元。

  20、报告期,公司营业外支出为995,472.34元,比同期增加642,807.19 元,上升比例为182.27%,主要是由于合同未执行导致保证金被没收500,000元以及对外公益救济性捐赠300,000元。

  21、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554,607.17 元,上年同期为137,718,618.97 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053,340.98元,上年同期为-38,904,136.36 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326,841.29 元,上年同期为16,035,118.62 元。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化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报告期内铜材价格高位运行,采购铜所支付的现金流出增加;其二是由于报告期内回款速度有所放缓,应收账款增加。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了电缆盘项目,实施了橡缆技改以及购买了宝胜集团有限公司的土地和水电相关设施。

  3.2 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关联交易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向控股股东宝胜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所拥有的土地及水电管网资产,该事项已刊登在2010年7月16日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上,并于2010年8月4日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

  投资设立子公司事项:该事项已刊登在2010年7月16日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上。

  定向增发事项:该事项已刊登在2010年8月5日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上海证券报》上。于2010年8月20日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并于2010年9月8日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2010年度定向增发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

  3.3 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的承诺为: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在36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转让;在前项承诺期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股份,出售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超过10%;在上述承诺期满后的12个月内,只有当任一连续5个交易日(公司全天停牌的,该日不计入连续5个交易日)宝胜股份二级市场股票收盘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7.80元(当公司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导致股份或股东权益发生变化时,对此价格进行相应调整)方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所持有的股份。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于2009年8月11日上市流通,具体详见www.sse.com.cn,以及2009年8月5日的《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

  报告期内,宝胜集团切实履行承诺。

  3.4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5 报告期内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2009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实现的累计可分配利润为245,955,071.11元,公司近三年实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利润为34,320,000元,占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41.86%。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孙振华

  2010年10月26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