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评论
基本面决定美元中长期弱势
亚 军

  美国现在实行的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需求增长却转化为进口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10月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8月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其中与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扩大至28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国内刺激乏力的情景下,美国政府为了赢得中期政治选举的需要,开始把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汇率上。

  汇率战将冲击各国经济

  汇率战将使全球经济步入更深的不平衡状态。一种情况是,随着全球货币供给量的泛滥,资产价格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无法避免,在资产价格和消费者物价上升的冲击下,美国受的冲击是最小的,这是因为其目前通缩威胁的经济局面决定的。而国内已经出现通胀局面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和巴西,资产泡沫将加剧其经济过热。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相对汇率的改变。那些依靠贸易顺差走出危机的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则直接受到经济增速再次被拖慢的威胁。同样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汇率的升值也将带来更多的资本流入冲击,带动汇率自动进入升值阶段。

  货币政策在美国和日本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美国和日本的基准利率已经非常低,但由于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负债率均较高,他们的信用成本较高,严重抑制了货币传导作用。

  德国目前正在努力控制财政预算,减少政府支出,欧元上半年贬值给其一个喘息的机会,并且利率下降和欧元贬值是德国走向长期国内外平衡的正确途径。现在欧元出现升值压力,持续的欧元升值必会拖着欧元区进入萧条的经济状况中,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中国施行的是固定汇率制与资本管制,把汇率风险完全集中到了国家政府身上,当然在国内经济稳定和发展保障的前提下外汇储备资产价值的变动可以不予重视。目前中国经济面临顺差和通货膨胀威胁的境况,而由于施行的资本管制,贸易顺差很难通过资本净流出来平衡,那么只有通过升值或者改变贸易条件来实现。

  从上一次的货币战争——广场协议来看,效果非常差。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从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但此期间日本对美国的顺差却没有减少,反倒是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通缩压力。为了维持国内经济景气,日本大幅降低利率,之后几年出现了大量过剩的资金,刺激了资产泡沫的出现。直到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紧缩货币政策,刺破泡沫并进入漫长的停滞泥潭中。

  由此可见,汇率在平衡国际间收支平衡中并不是起决定性的角色。以此衡量本次货币战争的结果,依然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

  美国经济形势决定美元弱势

  更深层次的国际再平衡,是指美国提高居民储蓄率,减少公共债务,而中国提高居民消费率,依靠内需增长经济。

  美国改变国际收支赤字的局面,走向外部均衡的路径只有紧缩财政支出。而达到平衡目标的政策是什么呢?根据经济理论,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最佳组合。在浮动汇率制下,紧缩财政政策,会减少国内需求,价格下降,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增加净出口;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汇率,增加净出口和资本流出;但是这种政策短时期内会加大失业压力,导致消费者负债率增高,市场通缩。

  但如果美国不注重其财政赤字问题,那么未来美国的风险会转移到主权债务上。到那时美元地位会受到严重侵蚀,通缩风险比目前更为严重。同样如果美国继续维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去杠杆化结束之后双赤字趋势将延续下去。

  未来美元的整体趋势是保持弱势的,这里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势。第一阶段,通过美元贬值来促进出口,等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恢复,等待居民负债率的下降,直到银行继续放贷,企业开始增加投资。第二阶段,国内需求恢复,政府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相对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财政赤字减少,紧缩的财政政策并没有消退国内需求,美元反弹,但很快达到新的平衡。第三阶段,通胀高企,美国开始转向全面的紧缩,包括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果只是为了控制通胀预期或预防通胀,那么这些紧缩政策都只是适度的,不会妨碍经济增速;如果是恶性通胀,那么紧缩力度会大于经济自身的力量。这时的美元取决于美国与国际之间的利差,美国利差低,美元贬值,美国利差高,美元继续升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