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在山西证券上市之际(二)
山西金融第一股演绎“转承启合”大戏

  诚信、稳健、规范、创新、高效——这十个字,是山西证券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经营宗旨。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山西证券近年来演绎的“转、承、启、合”四幕大戏备受业界瞩目。

  从2001年仅有两项业务资格,到现在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创新业务全线出击,山西证券正向全国一流券商行列迈进。

  转——五年超常规发展

  翻开山西证券的成长手册,2001年到2006年的发展历程格外引人注目。这5年,可以说是山西证券超常规发展的5年。

  2001年底,虽然完成了重组工作,但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当时山西证券的实际资本只有8亿多元,其中现金资产不到2亿元。另外,重组初期公司还必须面对一系列由于制度不统一、不健全带来的问题。面对百业待兴的局面,从2001年开始,山西证券开始了图强、改革和发展之路。

  5年间,通过一系列努力,山西证券的财务状况明显得到改善,资产质量也不断优化,各项业务有条不紊地展开,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山西证券蛰伏图强的5年,正处中国资本市场最漫长的5年熊市,借综合治理东风,在进行了一系列遗留问题的清理后,2007年 7月20日,山西证券在创新类券商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由此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保障。5年间,山西证券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同时,全面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也随之建立,为公司“稳健”发展的主旋律打下了基础。

  承——各项业务次第推进

  经纪业务步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国内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占据半壁以上的江山,因此业内一直有“经济业务是券商口粮田”的说法。从山西证券2009年度营业收入构成来看,经纪业务收入占到82.57%,2010年上半年由于投行业务的爆发增长,这一比例下降至71.11%,但经纪业务仍是支撑公司业绩的支柱。

  2009年10月末,证监会放宽了券商设立营业部的资格条件,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券商的“跑马圈地”。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水平,山西证券也相应对营业部布局进行了调整。

  目前,山西证券共拥有55家营业网点,其中38家位于山西省内,2007-2009年间,其一直保持省内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稳固省内份额的同时,山西证券近年来也在积极向外扩展。目前山西省外证券营业部数量达到17家(其中2家新设营业部已取得设立批复,正在筹建中),均位于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经过初步的规划,目前山西证券营业部布局合理,经纪业务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自营业务追求稳定回报。中国资本市场即将走过20年,这些年股市风云变幻,犹如雾里看花。由于自营业务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最为显著,因而越是跌宕起伏、牛熊交替,越能考验券商自营业务的智慧和含金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山西证券自营业务在规模控制、资产配置、止盈止损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运营模式。在稳健的操作原则下,公司自营业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即使身处2001年—2005年最漫长的大熊市,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山西证券依然保持了4年盈利。2008 年,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山西证券及时调低了权益类投资规模,很大程度上规避了系统性风险。在当年全国券商自营业务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山西证券依然实现盈利。2010年上半年,市场进入深度回调,上证综指下跌27%。山西证券再次适时对自营仓位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规模,上半年逆市实现投资收益3300万元。

  研究业务成长迅速。近几年,公司研究所大力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在基础研究、课题研究、业务支持、研究销售拓展、投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煤炭、电力等传统行业的优势地位持续巩固,石油化工、农业和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市场影响力提升明显。

  资管业务实现突破。2010年5月,山西证券第一支集合理财计划“汇通启富1号”启动,标志着山西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依托自主开发的基金评价系统,“汇通启富1号”在同期可比的同类产品中,单位收益率始终稳居前三甲。“开门红”的业绩为山西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奠定了好的开端。

  期货业务稳中求进。2007年,公司完成收购重庆大华期货的战略布局。经三年多的融合拓展,大华期货在网点建设、合规管理、内控水平、业务拓展、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截至目前,大华期货拥有中金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全权会员资格;网点建设已基本形成全国性战略布局,建立营业部12家;代理交易额、交易量及经纪业务收入逐年递增,增幅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0年上半年,股指期货成交量达到21.54万手,占中金所份额的0.99%,进入行业前30名。

  创新业务富有潜力。山西证券一直注重创新业务的发展,2007年取得创新类券商资格后,进一步加强人员配置、业务研究、制度制定、系统测试及业务培育的投入力度。直投业务资格正在申请之中,代办股份转让签约项目达23个,储备项目近70个,已与中关村、张江、苏州、长沙、沈阳、长春等高新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随着国家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园区的扩大,公司代办股份转让业务有着良好预期。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全面加快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进度。

  各项业务稳健推进,公司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山西证券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启——投行业务异军突起

  2007年10月,山西证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了《设立合资证券公司谅解备忘录》,投行业务翻开了新的篇章。随后,经过监管部门审批,2009年7月中德证券正式开业,宣告中国市场上一个新的合资券商诞生。

  这个“混血儿”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显示出不凡的能力。数据显示,从2009年8月取得保荐资格到2010年6月末,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德证券已作为主承销商完成6个IPO项目和3个联席承销债券项目,股票总承销家数列国内合资券商之首。2010年9月,中德证券投行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仅9月单月,作为主承销商/独立财务顾问,中德证券就已实现5单项目成功过会,预计所有项目今年年内全部发行完毕。

  作为国内八家合资券商之一,良好的股东资质使中德证券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德意志银行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投行之一,拥有丰富的中国市场IPO的经验。借助德意志银行的实力,中德证券在大项目承销方面异军突起。截至目前,在华夏银行次级债、中石油集团企业债、中国工商银行可转债、铁道部债券等大型融资项目中,均担当重要角色。同时在中小型项目承销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国内投行领域的“新兵”,中德证券在承销中小项目的选择上一直坚持“高质量、高成长型公司”的方针,这使中德证券成为2009年至今承销IPO无破发项目最多的券商,在资本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冲刺承销项目的同时,山西证券也在积极推动财务顾问等新兴业务的发展。2007年以来,山西证券财务顾问业务取得突飞猛进的增长,2009年,山西证券为28家客户提供改制、收购兼并、重大资产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实现收入6310.9万元。

  合——竞争优势形成合力

  作为一家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期货等业务于一身的证券控股集团,经过不断探索,山西证券已初步形成丰富多元的业务结构和稳健的经营模式。2005年至2009年,公司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123.24%,2007年、2008年、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排名均位于行业中等水平之上。

  稳健经营是山西证券一直坚持的经营原则,在2008年、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自营业务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公司自营业务“以稳求胜”,逆市实现盈利。

  依托区位优势,山西证券经纪业务也在稳步推进中。2007—2009年三年间,山西证券经纪业务在省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山西省第一位。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山西证券已将经纪业务的触角伸向全国其他地区。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伴随创业板的推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渐建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成长性公司将通过不同途径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目前在中小IPO项目上成绩斐然的中德证券,将会充分发挥优势,有更大作为。同时值得期待的是,国际一流投行的品牌效应将有利于提升中德证券的大型客户开发能力,增强了中德证券在未来获得大项目的能力。另外,中德证券财务顾问业务的优势也会在未来并购重组活跃的市场中发挥作用,拓宽投行业务的收入范围。

  在保持“稳健”风格的同时,山西证券也在积极进取,大力发展创新业务,具备良好的成长性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承、启、合”奏响华丽乐章。稳健的经营风格、良好的成长性、富有竞争力的投资银行业务、显著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审慎并持续优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五大优势“保驾护航”,山西证券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山西证券近年来在高成长中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0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中介机构”称号, 2004年荣获“中国二十家最受尊敬的证券公司”称号,2007年荣获深交所颁发的“2007年度中小企业板优秀保荐机构”称号,2008年荣获证监会颁发的“账户规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证券市场年会高成长性证券公司”金钥匙奖,2009年荣获“年度最快进步证券经纪奖”和2009年新财富最具潜力研究机构第二名,2010年“汇通启富”荣获中国最佳经纪业务服务品牌新星。

  可以预见,即将梦圆“山西金融第一股”的山西证券必将再铸辉煌。 (撰稿:吴婷婷)

  (企业形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