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4版:高端对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彩观点

  ●基金不可能创造奇迹。股市大涨的时候,大多数股票型基金并不能跑赢大盘,在股市大跌时,股票型基金亏钱是正常的,不亏才是不正常的。基金经理不是魔术师,变不出钱来。

  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利于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受害的是基金投资者,因为这只会给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施加无谓的压力,迫使他们试图做自己无法做到的事,而不是尽力做好他们能够做好的事。

  那么,什么是基金能够做到的呢?基金比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做得要好。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短期业绩排名以及投资者对基金短期业绩的追逐,将基金推向了一条短跑赛道,短期业绩排名的压力强化了基金追涨杀跌、追逐热点的冲动,这样不仅放大了基金业绩的波动性,往往也损害了基金的长期收益。

  

  ●对于那些短期业绩超好的基金,投资者应该思考、分析其业绩的可持续性,不要盲目买入。事实上,很多短期业绩表现较平淡的基金,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中长期却有相当不错的表现。投资者应该关注更长周期下的基金业绩表现。

  社会各方应该给予基金相对宽松的空间、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样,一些风格稳健、注重持续投资回报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产品才能得以浮出水面。

  

  ●基金销售不能太急功近利,不应过多依赖基金近期的业绩表现,也不应过多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因为基金短时间内的出色表现往往不可持续,我们的许多明星基金经理其实并没有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考验,千万不要给投资者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他们很快会失望的。

  

  ●就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最有效的基金投资策略是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表现相对稳定的基金,长期持有。经验证明,长期而言,这种简单的策略要比各种复杂的策略有效的多。

  

  ●过去三年的研究显示,70%以上的基金肯定不具择时能力,择时损害了基金的业绩表现。而且,基金仓位频繁、大幅调整,大大降低了基金作为资产配置工具的有效性。这与国外的经验一致。这里的启示是,如果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基金管理人都没有预测、选择市场时机的能力,广大的基金投资者更应该简单地遵循长期投资的理念,避免频繁的短线操作。

  

  ●基金公司应该在产品设计、投资决策、操作流程上下功夫,尽量减少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依赖,其实大多数基金经理并没有超常的投资能力,对基金经理过度依赖往往增大基金投资业绩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我们的许多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其实并没有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考验,国内明星基金经理的比例之高,令人惊讶。美国有大约8000只共同基金,但称得上明星基金经理的并没有几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