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2版:特 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涨价成业绩双刃剑成本存货水涨船高
范 彪

证券时报记者 范 彪

  原材料涨价、产品提价、存货增长......对于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而言,涨价二字有着丰富的含义。

  根据统计,前三季度,1997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了45.7%,增幅高于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38.5%的增幅。在营业成本同比增幅较大的公司中,部分公司是由于业务规模扩大所致,比如金地集团,其营业成本增幅同比超过100%,但其营业收入规模也成比例增长。

  不过,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有的公司则是原材料涨价导致的成本增长,而产品价格并未同比例增长,因此导致公司经营压力较大。吉林化纤就对三季度亏损的原因解释称,粘胶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浆粕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2%,使生产成本上升,而粘胶长、短丝的售价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上升幅度远低于原材料的升幅。实际上,加工制造类企业如果没有很强的议价能力,都会面临类似于吉林化纤的问题,如云铝股份、国投中鲁等。

  与吉林化纤相反,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公司,虽然营业成本也在增长,但在产品价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业绩则较为靓丽。五粮液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三成,但其营业总收入增长了42%,净利润增长了47%。与有品牌优势的五粮液不同,江西铜业的资源优势也使其在涨价中获益颇丰,公司三季报中就谈到,利润上升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主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

  在存货这一指标上,涨价二字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截至10月31日,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存货共计26510亿元,同比增长了24.6%。其中,房地产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的存货共计9603亿元,同比增长了40.53%,荣安地产、格力地产、金融街等企业的存货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了80%。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积极拿地,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长83.7%,这是房企存货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上述存货增长比例较大的企业,往往是在拿地方面较为激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地价上涨的时候受益,而地价一旦调整,损失也更大。

  此外,钢铁及有色等金属类企业的存货总计达3275亿元,同比增长25%。存货增幅较大的公司有西部资源、宏达股份、云南铜业、广晟有色等。这些企业存货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相应的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另外一方面,也是企业个体产量提高、产品更趋丰富所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