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崛起之路之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
“十二五”培育5-10家市值超千亿公司
李清香

  山西是晋商故里,有着深厚的金融历史积淀和资本运作的经验。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晋商精神,强化资本市场意识,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证券时报记者 李清香

  本报讯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宝卿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山西省企业改革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他透露,山西正在着手制订《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培育5-10家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和拉动银行贷款总数超过万亿。

  转型跨越发展

  再造一个新山西

  他表示,加快山西省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需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宽政策、优化环境,科学统筹、精心操作,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努力构建资本市场山西板块,建设中西部资本市场强省,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最有力的市场服务和资金支持。

  他透露,目前,山西省有120多家企业已经进入省级拟上市公司储备库,其中进入辅导备案的企业为12家,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材料的企业为2家。

  他说,要加快制度创新和观念更新,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改善资本市场发展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努力健全“政府推动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企业参与体系”三位一体的资本市场发展机制,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建设和各种要素市场建设。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整体功能,围绕实现传统产业循环化、高碳产业低碳化;围绕煤炭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变;围绕新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围绕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等七条路径,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发扬晋商精神

  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李宝卿表示,山西是晋商故里,有着深厚的金融历史积淀和资本运作的经验。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晋商精神,强化资本市场意识,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李宝卿介绍说,山西省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起始于1988年。20多年来,山西资本市场稳健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2家证券公司迅速壮大,5家期货公司业务快速拓展,同时,债券、基金和中长期信贷市场建设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2008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全省发展改革的大局,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全省资本市场2009-2015年发展规划》,建立了“资本市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努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资本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局面,全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新增境外上市公司3家。2008年融资206.34亿元,2009年融资419.88亿元,两年合计融资626.22亿元,是前16年融资总额438.64亿元的1.43倍。

---链 接---

  晋 商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晋商的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但直至如今还流传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

  通常意义的晋商是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以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为主,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控的清政府就向晋商中的乔家借钱支付,晋商的经济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的很多做法直到现在仍具有借鉴价值,如在各地设立的会馆,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结成商帮,不同的商帮在帮内互相扶持,共同进退,颇似现代的时髦的“策略联盟”或合作伙伴。

  同时,晋商将群体精神充分运用到商业经营和资本运作中。晋商发明了著名的“联号制”,并开创了“股份制”的雏形。尤其是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员工的团队作用。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如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