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3日创业板共发生39宗大宗交易,涉及金额7.36亿
创业板大宗交易或再上演“过桥减持”
胡学文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本报讯 创业板指数连续两日大跌,市场低迷加速了部分原始股东减持套现的步伐。数据显示,昨日创业板大宗交易平台再现13宗减持,涉及股份812万股左右,成交金额超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解禁首日的减持冠军吉峰农机再现7宗减持,其余的6宗减持分别为网宿科技3宗,机器人、华谊兄弟和蓝色光标各1宗。至此,吉峰农机、机器人、华谊兄弟已经在两个交易日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减持,而吉峰农机总计减持宗数已经达12笔,涉及金额超过7500万元。

  至此,自11月1日创业板首批原始股解禁以来,大宗交易平台已经共计发生减持39宗,总计成交2662.5万股,涉及总金额达到7.36亿元。分析数据可见,截至目前已有吉峰农机、机器人、华谊兄弟等3只股票两个交易日现身大宗交易平台。而从减持宗数来看,上海佳豪仍然以13宗的数量占据榜首;减持金额方面,则由机器人连续两个交易日减持近1.5亿元称雄。

  证券时报记者从最近的创业板公司大宗交易平台数据发现,曾经在主板和中小板盛行的大宗交易“过桥减持”方式很有可能在创业板公司再次上演。所谓大宗交易过桥减持,缘起此前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大小非在未来一个月内抛售解禁存量股份数量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应当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相较直接抛售,大宗交易转让方式缓解了因直接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但根据大宗交易规则,受让方在顺利过户后,即可随时在二级市场抛售。由于目前创业板公司估值较高,因此不排除部分原始股东借道此举顺利实现套现的可能。

  事实上,目前创业板公司大宗交易成交价格普遍存在较高的折价率,最高甚至达到了15%左右。如此一来,即便是第二个交易日该股票出现大跌,接盘的投资者或机构仍然能够顺利脱手并赚取其中的价差。以11月2日发生大宗交易减持的上海佳豪为例,公司股价当日下跌1.54%收报35.78元,而其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32.71元,折价率8.5%。然而,11月3日该股票尽管大跌超过6%,但成交均价仍然维持在34.17元,因此粗略估算可知,11月2日接盘该股的投资者即便是在均价附近抛售每股仍然可赚2元左右,加上与原始股东可能达成的其他协议,收益相当可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