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9版:基金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桌论坛
银行股 春天在哪里
余子君
资料图片 杨德龙:金融股在普遍遭弃的时候往往会有历史性投资机会,会适当增持金融股,重点是保险和中小型银行板块。 徐明强:银行股受相关不确定性政策压制,不适宜短期重配,在地产相关政策出尽后或将迎来较好投资时机。 梅律吾:从估值来看金融保险股有投资价值,但不看好金融保险股表现。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

  上周证监会金融保险指数下跌8.1%,深市金融指数下跌11.14%,天相银行指数下跌8.07%,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股屡遭抛弃,未来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如何?本期圆桌论坛邀请诺安基金研究副总监梅律吾、南方小康基金经理杨德龙和中欧价值发现基金经理助理徐明强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在欧、美、日、英等国家依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国10月20日宣布加息,上周又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您认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再,对A股市场影响有多大?

  梅律吾: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处在经济周期的滞涨阶段,表现为失业率高以及消费低迷,但是中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情况相反,经济发展很快,通货膨胀压力大,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刺激政策多数已经退出,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步退出,回归到稳健的货币政策,短期对A股市场影响不大。

  杨德龙: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针对不断升温的通胀形势和全球流动性泛滥局面,以防止热钱大量流入。事实上,2008年底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9年8月初央行宣布政策“微调”时已经结束,近一年来的政策面都是收紧的。但是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已经形成,加之国内经济逐步见底回升,股市向上的趋势将至少延续到明年一季度,跨年度行情有望逐步展开。

  徐明强:最近的加息与上调准备金率不能理解为宽松货币政策的根本转向。中国的货币政策仍是“适度宽松”,但目前流动性过于充裕,在欧美经济依旧迷茫之际,大量资金找不到适合的投资标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涌入中国,造成了国内短期通胀加剧,因此央行有必要对冲过剩的流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有市场人士认为未来中国会进入加息周期,您如何看待?

  梅律吾:从这一次加息来看,幅度是不够的,应该还会有后续加息。至于下一次加息的时间,则较难判断。

  杨德龙:应该说现在已经进入加息周期,只是在经济面疲软的情况下,加息节奏不会太快。我们预计下一次加息可能会在年底左右。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银行股的行业平均PE为11倍左右,虽然估值很低,但是仍然遭到市场的抛弃,您认为未来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如何?

  梅律吾:银行股的投资价值要看宏观经济形势,目前平均市盈率11倍,而且对比H股来看是折价的,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如果货币政策收紧,控制流动性,对银行股的估值上升有一些影响和制约。

  杨德龙:上证指数相对于低点已经反弹了近30%,中小板指数更是创了历史新高,但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的底部,从配置的角度来看,银行股已经具有了中长期投资机会。但是压制银行股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依然存在,期待银行股有超越大盘的机会也不现实。选择成长性好、政策性贷款占比低的中小银行可能更有获得绝对收益的机会。

  徐明强:银行板块目前相对于其他行业来看表现较弱,这主要源于市场对银行贷款质量的担忧。近8万亿的地方融资平台类贷款的最终处置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股的后续表现。在相关政策明朗之前,银行股难有相对市场较强的表现。

  证券时报记者:基金三季度持有的金融保险股创下历史新低,未来您是否考虑增持金融股,如银行板块?

  梅律吾:不看好银行股表现。第一,金融危机后,对银行业的监管也严了很多,存款准备金两次提高,覆盖率、风险监控都很严格,这会对银行经营环境有影响。第二,今年贷款规模的限制也对银行的业绩有一定程度压制。第三,政府对房地产实行持续的调控政策对银行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金融保险股目前从估值来看是有投资价值的。

  杨德龙:基金对于金融股的配置比例降至历史最低,部分基金甚至是零配置。物极必反,金融股在普遍遭弃的时候往往会有历史性的投资机会。我们判断市场在流动性的推动下,大盘的估值提升将带动金融股的补涨,特别是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的保险板块,将有超预期的表现。我们会适当增持金融股配置,重点是保险和中小型银行板块。

  徐明强:银行股的表现受相关不确定性政策压制,因此不适宜短期重配,而该行业较好的流动性决定了这一板块不适合左侧交易策略。在地产相关利空政策出尽后或将迎来银行股较好的投资时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