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此一说
抗通胀不能仅靠老百姓“省”
杨 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涨幅创24个月新高。随着CPI持续走高,物价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关注焦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家庭计划未来一年压缩消费。

  伴随着物价节节攀升,大家除了自嘲为“房奴”、“卡奴”、“孩奴”、“菜奴”,另一方面精打细算想办法省钱。近日一些网友结合自己的买菜经验,将如何买菜省钱的方法整理发布到网络上,一时之间这部“菜奴省钱攻略”爆红网络。这部“省钱攻略”包括找好说话的摊主“定点采购”、傍晚临近收摊去买菜、看天气预报买菜,甚至还有用花盆种菜等。类似现象今年频频发生。前阵子,生活日用品价格飞涨,有的居民为了对抗高物价,大量囤积米、油、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成为“囤囤族”。这种看似精明的生活实则无奈。没有人真喜欢这样憋屈着过日子,但是严峻的现实迫使大家不得不想办法省钱。

  面对今年全年CPI将超3%的现实,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民众再怎么节省也对高企的通胀形势无可奈何,生活质量还是会下降。在一项调查中,48%的人表示近期各种物品价格上涨对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若通胀情况进一步恶化,将会遏制居民的消费能力,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当前控制物价并提高居民的收入显得尤为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利用货币和财政等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控制货币和信贷规模,收缩流动性,另一方面增加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本轮涨价里,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食品价格飞涨,专家称农产品炒作门槛低无监控,近期农产品涨价背后往往可以看到游资的身影。最近甚至出现内地大城市物价与香港倒挂的现象。这说明港府控制物价有独到之处。香港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监控机制,一旦某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异常,香港政府就会启动相关调查程序,约见进口商、批发商、交易员及零售业界代表,以确定是否有人操纵价格。一旦确定有人操纵价格,将面临重罚。

  目前物价已经高到难以忍受,靠百姓省钱无法省出更多的购买力,超出极限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务之急,这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之一。首先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税收和财政收入增速均为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三倍,这说明提高居民收入的努力还未见效。笔者希望相关部门确实能拿出有效方法控制高物价、增加居民收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