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崛起之路·山东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载风雨路 山东板块演绎资本传奇
卢 青
▲青岛啤酒发行A股时的认购表 ▲特锐德高管在公司上市仪式上合影 1993年青岛啤酒的上市,意味着山东的企业与资本市场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真正拉开了资本大幕。去年,后起之秀青岛特锐德摘得创业板“头牌”,代码为300001。

证券时报记者 卢 青

  编者按:二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但对于山东的资本市场而言,显得弥足珍贵。二十年间,山东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波谲云诡,齐鲁大地上涌现出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资本人物,也成功上演一幕幕并购重组的资本大戏。

  齐鲁素称“文化之邦”,这片文化沃土不仅孕育了博大恢弘的儒学,也浸染了浓厚的儒商色彩。纵观山东资本市场发展的二十年,可清晰地看到,一家家上市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齐鲁证券、鲁证期货等本土中介结构破茧而出;山东上市公司家数早已过百,成绩斐然。

  回顾山东资本市场发展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发现,山东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对于调整山东产业结构、活跃民间资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山东人从来不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资本运作方面,山东也是时代的弄潮儿,关键时刻对资本运作的探索,更是促进了整个资本市场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较早试水股份制改造

  除了国家实行发行股票试点的上海、广东,山东资本之路起步也比较早。

  翻开泛黄的历史资料,可以查到,渤海广告股份公司是山东最早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于1984年发行了股票。在其上市招股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公司系新中国创办最早、发行股票最早的股份制企业之一。自1984年11月1日正式成立之日起,干部、工人一律实行聘任制。”

  除了渤海广告,在1990年以前,山东多家公司发行股票,经过国家发改委确认的有13家,包括坊子盐厂、烟台华联、烟台冷冻机、临沂环宇、淄博四砂、淄博农药、华光陶瓷、金泰股份、潍坊华洁等,后来多数公司陆续登陆资本市场。

  当时的股份制改造尽管不是很规范,却是山东对资本市场最初的探索。原山东省体改委主任姜明文介绍说,“山东股份制改造起步较早,那时国有大企业觉得不缺钱,不愿意发行股票,也不愿意把利润拿出来跟社会分享,试点发股票的多是中小企业。”当初由于企业质地不好,导致这类公司上市后有不少被实施重组。

  这一批最早的股份制公司可以解读为山东资本市场的萌芽。而1993年青岛啤酒的上市,意味着山东的企业与资本市场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真正拉开了资本大幕。

  探索完善发行制度

  谈起青岛啤酒的发行,不得不提起深圳“8·10事件”。1992年8月10日,13家公司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由于发行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上万名没买到认购表的投资者围攻市政府,引发了震惊全国的深圳“8·10事件”。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9家公开发行股票的试点,而青岛啤酒是9家中第一家发行的公司,备受国内外市场关注。

  姜明文回忆道,“当时股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青岛啤酒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政府特别重视,时任证监会主席的刘鸿儒先生亲临青岛,当时的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任发行小组组长。

  为了避免发生与深圳类似的事件,青岛啤酒上市尝试了一种新的发行模式——无限量发行认购表,先让投资者去买认购表,然后现场公开摇号,持有中签的认购表才可以买股票。

  1993年7月21日,青岛啤酒A股在青岛、济南两地开始办理团体预约认购表。青岛啤酒A股认购表卖出2.87亿张,仅此一项收入就有近6亿元,与青岛啤酒A股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额差不多,这部分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支配。

  1993年7月30日,青岛啤酒认购表发行结束,在公证处的监督下公开摇号,当时的中签率是万分之六。由于青岛啤酒发行首次采用了无限量发行认购表的模式,发行过程稳定有序,虽然增加了社会成本,却避免了类似“8.10事件”的社会问题。可以说,青岛啤酒解决了全国股票发行方式的问题,对完善中国股票发行制度起到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为了解决股票发行成本过高的问题,1993年10月,青岛海尔发行采用了投资者购买固定面值专项银行存单的方式,将银行存款与中签凭证结合,降低了发行成本;1993年11月,济南轻骑发行,进一步采用了将认购新股保证金办理全额存单的方式。山东三家上市公司的发行对于完善后来的发行制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行史上无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