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05版:期 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宏观调控短期压制豆粕期价
郭坤龙

  11月中旬以来受国内宏观调控预期等打压,豆粕期货大幅回调。截至11月23日,主力1109合约以3216元收盘,回吐10月以来的绝大部分涨幅。与此同时,主力合约持仓量也持续减少,投资者了结离场规避风险的意图明显。而从豆粕的影响因素来看,其短期震荡整理的可能性较大。

  国家调控政策仍压制豆粕市场。距上次调高准备金率仅仅9天之后,央行11月19日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国家控制通胀水平的坚决态度。虽然随着政策的明朗,市场恐慌情绪有所缓解,但后续国家调控措施仍将压制豆粕市场。国家粮食局在11月18日召开的会议中提出,将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在前期每周安排销售政策性小麦450万吨、籼稻200万吨、粳稻10万吨、玉米180万吨的基础上,从本周开始陆续安排一定数量的食用植物油和大豆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给,满足消费需求,稳定市场价格。

  终端采购不旺不利于期价上行。随着近期豆粕期货的大幅回调,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持续跟盘下跌。11月23日,山东青岛地区工厂43%蛋白豆粕报价3400元/吨,这已基本回落至今年9月底10月初的价格水平附近。受国内豆粕期现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对豆粕后期走势的不确定性心态影响,目前现货市场整体观望气氛较为浓厚,各地市场现货成交低迷。而企业库存也使得终端市场采购意愿谨慎。据了解,目前南方饲料企豆粕库存量相对较多,当地企业的豆粕库存基本都在20-25天以上,而北方企业则维持在10-15天左右,大部分中小饲料企业则是随买随用。终端现货市场采购不旺无疑将拖累投资者做多豆粕期货的信心,进而不利于期价上行。

  进口大豆成本对豆粕构成支撑。自7月以来国际大豆价格不断上涨,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也不断抬高。虽然近期美国大豆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国内豆粕期现货的大幅回调,其价格已接近国内油厂生产成本。据了解,当前美国12月份到港大豆完税成本估算值大约为4323元,折算为豆粕成本价格为约3288元。因而,在目前我国养殖业效益良好的情况下,进口成本将对豆粕价格构成较强支撑。截至11月15日-19日当周,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从上周的317元/头涨至351元/头左右,这不仅再创今年新高,而且也是去年年初以来首次突破350元大关。2009年同期头均盈利为盈利140元/头。连续两周盈利300元/头以上。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短期仍将压制豆粕市场,终端市场采购不旺也不利于期价上行,但进口大豆成本对豆粕构成较强支撑。因而,连豆粕短期更趋向于震荡整理。 (格林期货 郭坤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