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崛起之路·河南篇之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商所:打造具国际影响力期货交易所
秦 利

  证券时报记者 秦 利

  郑州商品交易所身上笼罩着多个耀眼的光环:我国期货市场的发源地;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家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种形成的“郑州价格”不仅在国内举足轻重,在国际市场上影响也越来越大……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郑商所累计成交7.6亿手,累计成交额达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82%和230.05%。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76家衍生品交易所的最新统计,郑商所成交量已经上升到全球第12位,白糖期货更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品种。

  “努力将郑商所逐步建设成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郑商所其实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目前郑商所正在围绕动力煤、尿素、甲醇、生丝、期权、商品指数等品种进行深入研究,为郑商所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起步

  探索培育期货市场,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988年,我国开始了农产品期货、批发市场的研究。1990年10月12日,在郑州嵩山路附近的华中宾馆,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长春宣布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粮食批发市场。1993年3月1日,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河南省政府决定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1993年5月28日,郑商所顺利推出期货交易,成功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以现货交易起步、向期货市场发展的目标,新中国期货市场由此诞生。

  1995年和1998年国家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规范整顿,期货交易所从54家调整到15家,又从15家调整到3家。最后,郑州商品交易所同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一起,成为全国仅存的3家期货交易所。郑商所推出期货交易后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稳步上升,1996年—1999年,郑商所市场份额平均占全国的50%以上。

  发展

  1999年12月份成为郑商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由于国家采取“扶小限大”的政策,尽管郑商所当时推出了5个品种,但主要的成交都集中在绿豆一个品种上。由于大幅提高保证金,绿豆的成交量迅速萎缩,此后一直到2004年年初,郑商所陷入了5年沉寂。

  2004年6月1日,转机到来。这一天,经过长达5年的研究、上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自1998年整顿后的第一个新品种——棉花。2006年1月6日,郑商所再推新品种白糖,当年12月18日,又推出了PTA,市场再趋火爆;2007年6月8日,又推出了菜籽油期货。2009年4月20日,早籼稻期货正式在郑商所上市交易,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产品,稻谷拥有了自己的期货产品。在早籼稻期货上市后,郑商所上市交易的期货合约达到了6大类7个合约,分别是小麦(分为硬白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早籼稻、棉花、菜籽油、白糖和精对苯二甲酸(PTA),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糖大宗农产品为主,兼有工业品的综合性期货交易品种体系。

  在交易品种丰富的同时,郑商所的会员也不断壮大。目前郑商所会员数量由开业时的54家发展到215家,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郑商所期货品种的交割仓库数量也不断增加,由开业时的7个发展到现在的107个。

  郑州价格

  郑商所总经理张凡表示,郑商所是以农产品期货为主的交易所,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均在郑商所上市交易。通过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服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是郑商所的职责。

  在全球知名的财经媒体路透和彭博的报价系统中,每日都会滚动发布郑州期货品种价格,“郑州价格”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价格,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小麦、棉花和白糖价格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数据。

  郑商所还积极开展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活动。初步构建了以郑商所为龙头,多方协作、共同服务实体经济的格局。总结推广了“公司+农户”、“订单+期货”等新型农业产业化方式,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有效结合,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河南省政府领导对郑商所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棉花产量也稳居中部地区第一位。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农产品期货价格信息引导广大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种植优良品种,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目前郑商所正在围绕动力煤、尿素、甲醇、生丝、期权、商品指数等品种进行深入研究,郑商所将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的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