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评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我要评报 | 我要订报 | 我来提问 | 我来出题 | 我要投稿

返回首页 证券时报网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新闻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法制
打击内幕交易新规闪现三大亮点
蒋悦音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和国家预防腐败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五部委联手打击和防控市场内幕交易,力度之大在A股历史上尚属首次。该新规出台的背景是,虽然我国在打击证券犯罪方面的执法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面对内幕交易参与主体复杂、交易方式多样、操作手段隐蔽等新形势,唯有多部委携手运用“组合拳”的方式方能有效遏制内幕交易的频繁发生。

  笔者以为,该新规充分考虑到了我国证券市场打击内幕交易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新问题,对于防控和打击内幕交易犯罪具有积极意义,其中至少有以下三个亮点值得重点关注。

  亮点一,监察部和国家预防腐败局首次在正式文件中高度关注打击内幕交易问题,是反腐败创新的一个实践性突破。

  从近年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高淳陶瓷内幕交易案、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等来看,一些官员利用身份和职务优势获取内幕信息、谋取暴利的现象成为腐败的新动向之一,正式将内幕交易纳入预防腐败的视野内,是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的一种必然。这体现了打击官员内幕交易的标本兼治原则,既要通过抓紧治标清除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也更加注重治本以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必将对官员参与内幕交易行为起到警示、诫勉、震慑的作用。

  亮点二,围绕内幕信息产生和传递过程为核心的系统性监管“大网”不断编织,是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的具体体现。

  此前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这表明今后央企和地方国企利用资本市场整合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的步伐将越来越大,而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中,相关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领域是一块引发多方觊觎的“唐僧肉”。这其中,内幕信息容易成为利益串联诸多内幕交易主体、内幕交易行为的现实,也将内幕信息知情人报备制度直接推到了防控内幕交易的前台。

  亮点三,我国司法层面打击内幕交易的力度越来越大、打击渗透度呈现出越来越深入的态势,完全符合全球资本市场加强打击内幕交易的前沿趋势。

  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近期美国正在进行一场其资本市场历史上最大的内幕交易调查、并在年底前提起司法指控。此次内幕交易犯罪调查将针对那些为客户提供“专家网络”的著名公司(例如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和投资银行),此前美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受到了广泛批评,被批在很多美国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产生动摇之际在揭露金融犯罪方面不够严厉。而中国不断提升打击内幕交易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逐渐缩小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的A股市场与其它成熟资本市场法制化进程上的差距。 (作者单位: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声明 © 证券时报网 网站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