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徐 欢
本报讯 早前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在港热钱高达6400亿港元,对此,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昨日表示,流入香港的6400亿港元并非热钱,而是企业回调海外资金及大量新股上市集资所致。
陈德霖指出,今年以来香港并没有录得资金净流入,6400亿港元是2008年第四季度雷曼事件后至2009年全年流入香港的资金总额,其中有2200亿港元是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香港银行和企业为应对信贷紧缩,回调海外存款资金进行周转,并非热钱。另外,今年新股上市活动尤为旺盛,前10个月IPO集资额达3459.40亿港元,大部分海外投资者都将本币兑换成港元以购买新股,而企业发行收益部分暂时不能马上流回内地。陈德霖指出,上述两部分资金的流入共同形成了流入香港的6400亿港元巨额资金,但这些资金跟热钱并没有太多关系。
美银美林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陈德霖的观点相对客观实在,有部分热钱的流入是肯定的,但是目前香港热钱流入尚在正常的波动范围。
陈德霖表示,香港过去12个月的外汇储备增长4.4%,远低于泰国、印度、新加坡、南韩、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反映热钱流入香港不是很严重。
早前,陈德霖还强调香港目前实行的联汇制度有助于抵御热钱流入。他指出,在联汇制度下,港元兑美元升值幅度不及其他货币,并且会跟随美元波动,同时由于香港低息,汇率及利率对外资不具备吸引力,这也降低热钱入港的吸引力。此外,即使外资投资香港股市或地产,也要面对风险及较高的交易成本。他认为,热钱流入香港并不是因为联汇制的实施,即使联汇制取消,让港汇自由浮动,如果汇率上升,仍无助热钱流入减少。
不过,资金泛滥确是事实。10月份香港基础货币量单月增加884亿港元,环比增加11%。香港金管局10月共投入922亿港元基础货币,11月份上半月向市场投入383亿港元,而2009年前9个月月均投入资金量为320亿港元。
此外,新兴市场“吸金”能力日益增强。在欧美市场每年经济增长只能够维持在低单位数的情况下,投资者将资产转移至亚洲的趋势将愈来愈明显,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众多欧美对冲基金纷纷来港设立办公室,以寻求商机。目前,香港对冲基金公司已达300多个,在过去18个月内增加了50%,无论持牌对冲基金公司,或者个人注册数目均创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