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0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专家论道TitlePh

“赶超”的冷思考

2010-12-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黄丹华

  “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提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幻想一夜之间实现强国梦想。结果赶超目标没有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却停滞了很多年。

  改革开放,重启国人圆梦之旅。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GDP总量上先后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由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些机构乐观地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如此看来,中国人的赶超梦想似乎已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的确,中国式的赶超,速度之快,成效之显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快速发展的经济,在催生中国式繁荣的同时,却也孕育着中国式的危机。

  中国式的赶超,经济增长总量庞大,但质量堪忧。以经济增长总量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若以经济增长质量论,中国则落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受体制改革、市场发展、机制转换等多方面深层次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缓慢,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多发、矛盾交织的状态。含有被资产泡沫、虚报政绩等因素催大的,带有一定水分的经济增长总量,就像街头艺人吹塑的糖人,外表华丽,内容欠佳。经济结构的失衡、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环境污染的严重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人民福祉的改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节节攀升的房价、物价,沉重的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像一座座大山,压在百姓身上。与经济总量的攀升与国力的日渐强盛相伴行的,更多的不是国人与之俱来的自豪感与幸福感,而是对未来越来越多的焦虑与担忧,“国富民穷”已成为这种赶超的结果与写照。

  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失衡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埋伏了隐患,使中国式发展成为跛脚的巨龙。

  以粗放经营、资源浪费、规模扩张、高速增长为特点的中国式赶超,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种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与大量雇佣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其实质是以透支资源,牺牲环境与民众利益,牺牲未来发展为代价的赶超,是不可持续的赶超。快速赶超,虽然为中国在国际市场赢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但也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置于了危险的境地。缺乏资源支撑、环境保障、充足国内消费与社会和谐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制约与冲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效果,甚至可能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与倒退,引发中国式发展的危机。再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数量的赶超,由于制度缺陷与社会监督的不足,导致政府为追求政绩,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量浪费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现象的频频发生,不仅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效益,还由此滋生了大量的腐败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如此赶超,虽然是某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也部分解决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发展问题。但长远看,这样的赶超犹如釜底抽薪、饮鸩止渴,虽可发展一时,却难以长久持续。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一方面,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尚需条件与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面对未来,我们靠什么参与世界的竞争?靠什么保持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盛不衰,不仅取决于其现有国力的强盛与否,更取决于其未来的竞争实力。培育赶超的持久竞争力,是我们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基础,一旦丧失了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将丧失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事实上,我们还不具备这样的竞争实力,我们的赶超更多的是停留在数量、规模、速度上的赶超,而在制度、机制、科技、人才、创新等决定国家持久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距离。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要着力培育赶超的竞争实力,尽快转变赶超方式。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式赶超,应该是质与量的全面提升与飞跃,是经济脱胎换骨式的全方位革新与创造。做大经济规模并不是赶超的目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民富国强”才是赶超的真正意义所在。相对于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假以时日,更需要全面、持久、渐进、深入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与推进,但主要的应该是政府体制改革,这是培育赶超实力,转变赶超方式的关键。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运行,主要受政府行为的支配与影响。政府职能的界定与政府权力的行使,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着市场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不断革除政府职能的弊端,减少政府对社会资源广泛的分配权与支配权,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与空间,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腐败,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此才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面创新提供更顺畅、更有效的制度支持与保障。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海外财经
   第A005版:崛起之路·深圳篇之一
   第A006版:崛起之路·深圳篇之二
   第A007版:特别报道
   第A008版:特别报道
   第A009版:特别报道
   第A010版:专 版
   第A011版:金融机构
   第A012版:股指期货·衍生品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信息快车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B005版:数 据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C002版:信息披露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5版:信息披露
   第C006版:信息披露
   第C007版:信息披露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信息披露
   第C010版:信息披露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C013版:信息披露
   第C014版:信息披露
   第C015版:信息披露
   第C016版:信息披露
   第C017版:信息披露
   第C018版:信息披露
   第C019版:信息披露
   第C020版:信息披露
   第T001版:T叠特刊: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2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3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4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5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6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7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8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09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0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1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2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3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4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5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
   第T016版:投资大师寄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