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新一轮通胀周期起航

2011-01-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2011年,通胀攀升的动力仍充足。其一,发达国家二次量化宽松步伐不断提速,全球流动性源头仍来势凶猛。预计美联储将扩大新的资产购买计划,甚至有启动第三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可能。其二,工业品出厂价格被动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面临新一轮牛市,输入型通胀压力难削减。其三,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经历了两轮大周期,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三轮周期上涨阶段。其四,工业部门的资源和能源成本一直扭曲,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价格逐步提高的趋势不可逆转。

  除此四大推手之外,2010年下半年以来,通胀压力逐步上升,2011年会有一个翘尾的因素。2011年中国长时间出现4%以上通胀水平的可能性大增。

  本轮通胀有更深层的原因差异。相比于2007年,本轮通胀将表现出强劲的、持续的上涨。

  从经济背景看,当前经济环境比2007年更具弹性与潜力。07年全球经济处于信贷泡沫支撑的强劲增长末端,随着"次贷危机"暴发,全球经济已显露出盛极而衰的苗头。反观2010年,虽然复苏的道路漫长而崎岖,但风险释放的完成令经济走势更为真实。同时,中国经济正处于二次下滑后的低点,可以期待2011年进入短波上升周期。

  从流动性总量看,以M2/GDP作为参照指标,当前流动性宽松度优于2007年水平。2007年这一比值为151.76%,按照2010年前三季度的趋势,全年M2/GDP可望落在180%附近,货币剩余额约45万亿。

  从上涨主力看,2007年引起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主因在肉禽制品及鸡蛋等,而这一轮蔬菜的贡献相对最大。肉禽与蔬菜、粮食的最大差别,在于政府可以通过企业规模化养殖加大供给;但蔬菜、粮食的生产截然不同,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从货币政策看,2005-2007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一直维持“稳健偏紧”基调,三年来连续加息9次,其中仅2007年就持续加息6次。尽管公开市场总体维持净投放态势,但持续性的紧缩,加上资本市场的吸水,社会流动性紧缩明显。而当前尚处于货币政策转向的试探期。在实施紧缩性政策的同时,管理层也要考虑维护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

  中国新一轮通胀是全球央行联手注资后遗症和中国第二次价格闯关(资源价格改革)带来的价格重估的双重叠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代价。刘易斯拐点提前将抬升价格中枢。通胀的诱因已逐步从单纯货币供应量,转向货币供应量与工资、消费增长的协动。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决定短期变化,或者说决定了通道内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工资的长期上涨趋势,决定了通胀的大方向,或者说决定了通道的方向。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宏观分析师:史晨昱)(cis)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期 指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港 股
   第C005版:期 货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2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