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中远航运把握全球制造业重新布局契机

2011-01-0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郑武

  航运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双重影响。优秀航运公司战略的重点,在于把握结构性的成长机会,寻找有壁垒且有成长空间的细分市场。

  过去十年中国日用品几乎占领了全球的主要超市,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集装箱需求。中集集团也借势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业的领先者,为投资人创造了可观的回报。未来十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最终并且正在改变全球高端制造业的格局。

  随着全球高端制造业的重新布局,贸易流向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推动多用途船需求的加速增长。欧洲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机械制造基地,于是也诞生了Beluga、Rickmers、Jumbo和Biglift等主流的多用途船公司。随着中国重型机床、大型发电设备、铁路机车设备制造技术在“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从非洲等低端设备市场,向中东南美等中端设备市场进军。而亚非拉国家与中国的海上运距,远远超过了欧洲内贸和欧美设备贸易航线的运距。中远航运已经订造和正在规划的多用途新船,恰恰具有大吨位和较大并吊能力的双重特点,为全球设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做好了布局。

  按照中远航运配股后17亿股本测算,我们预计公司2010-12年的每股收益为0.20元、0.41元和0.55元。预计中远航运未来三年将完成船队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将成为中国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主要承运人。公司不仅可以分享航运业的周期性温和复苏,还会伴随高端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构性机会,成为全球大型成套设备运输的王者。

  由于公司处于航运业周期的底部,并且已经为结构性增长做好了布局,未来将双重受益于周期性复苏与结构性增长。评级为“谨慎推荐”。(作者系国信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期 指
   第A007版:基 金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产 经
   第B004版:中小板创业板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港 股
   第C005版:期 货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2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