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央银行

2011-01-13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李迅雷 王虎

  可靠的政策是公众相信的政策。而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越来越令公众困惑。2010 年初,市场的加息预期非常强烈,然而政策持续犹疑不决,当然货币当局也采取包括数量型政策工具和信贷控制等手段进行了调控,但这些政策工具并没有很好达致政策目标。同时,由于具有行政色彩的调控手段自身的模糊性无法给公众明确的预期,导致了现实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抑制。

  此外,政策决策者的承诺和政策实践的背离也进一步加剧了政策信誉的丧失,并导致了公众对政策理解的混乱。政策实践的这种变化非常不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货币政策的信誉理论告诉我们,政策信誉的丧失将会导致政策对实际产出更大的冲击。因为中央银行缺乏信誉将会导致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产生时滞,中央银行在降低通胀水平时不得不实施比原本需要的更为强烈的政策。因此,中央银行缺乏信誉弱化了它的政策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弱化的程度和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政策的“信誉度”。

  目前在通胀率逐渐加剧的背景下,我们的央行显然试图在恢复信誉,具体表现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力度在加强。但我们是采取的渐进加强的政策,这种政策方式的优点是对总需求和总产出干扰较小,但通货膨胀率会下降的十分缓慢,若受到外部冲击,通胀率还有再次上升的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对于通胀的治理关键是提升中央银行的政策信誉,中央银行信誉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而且能降低货币政策治理通胀的成本。而中央银行信誉的提升需要中央银行有更高的独立性,同时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要具有更好的内在统一性。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有稳定物价、保障增长、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四项目标。很多目标之间比如稳定物价和提高增长,本身就有一定的冲突,由此也导致了政策执行的两难,降低了政策的信誉。因此,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目标精简为稳定物价水平的单一目标,美联储则在稳定物价水平之外加了促进就业一项。为了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率,简化政策目标是重要的一步。汇率浮动区间的加大将有助于国际收支实现平衡。而经济增长属于长期问题,同时,货币政策作为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其长期效果主要表现为价格水平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保障经济增长的目标应逐渐淡化。

  最后,我们当前的货币政策决策牵涉了更多不同利益的机构和部门,其必然降低政策的决策效率和政策的信誉,也无法使货币政策聚焦于其可以实现的目标上。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证券)

   第A001版:头 版(今日52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综 合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基 金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公 司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港 股
   第C005版:期 货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行 情
   第C009版:数 据
   第C010版:数 据
   第C011版:信息披露
   第C012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