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财经BOOKTitlePh

警惕金融衍生品席卷全球

2011-01-15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郑渝川
  《疯狂的金钱》   吉莲·邰蒂著   中信出版社

  盘点今年以来,国内金融投资题材的图书,《大而不倒》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年度图书。这本书用类似电影放映的叙述方式,各路主角粉墨登场,将其思索与对话娓娓道来。全书在一个个场景之间紧张的切换,勾勒出主宰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命脉的华尔街与华盛顿之全景图像。金融危机及其复杂性,通过生动而多元、温和而诡异、矛盾而“和谐”、淡定而躁动的复杂故事画面,得以充分呈现。

  可以说,要想理解该次金融危机,甚至金融本身,我们都需要读一下《大而不倒》这本书。但客观而言,《大而不倒》一书也会给读者留下疑惑,因为全书叙事开启于金融危机大幕拉开不久之前,虽然其间穿插了金融衍生品发育发展、美国1990年大幅放松金融监管历程的介绍,但毕竟不是重点。换而言之,金融衍生品究竟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造成金融风险失控并孕育金融危机的“这个伟大发明”,究竟是如何发展到银行家、甚至最大胆最精明的投行冒险家也无法准确估量其风险的?危机的爆发,究竟是经济学家们所说的政府监管做了不该做的事,还是因为压根就没有得到过有效监管?“大而不倒”的尴尬局面,真如一些笃信市场万能的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就只是政府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为金融危机和投机者兜底,还是放纵放任有错在前、造成政府和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不得不咬牙救市?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近引进出版的《疯狂的金钱:摩根的疯狂梦想与金融衍生品的前世今生》一书,得到解答。此书出自英国《金融时报》负责金融市场全球报道的记者吉莲·邰蒂,她曾因对资本市场的出色报道获得英国表彰财经记者的高级奖项温科特奖,后来还荣获年度英国商业记者称号。

  在《疯狂的金钱》一书中,吉莲·邰蒂聚焦J·P·摩根公司(后合并为摩根大通),介绍了其发明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以及这个全新产品脱离监管缰绳的步伐。原J·P·摩根公司,曾是美国银行业的百年标志性支柱,由摩根集团拆分而来。1929年大萧条之前,摩根集团在金融领域达到了与美国政府平起平坐、掌控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金融脉搏的可怕权势。大萧条导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推出,逼迫摩根集团等混业经营金融机构拆解。J·P·摩根公司继承了摩根集团的商业银行业务、客户与政府关系,以及国际化传统。

  《疯狂的金钱》一书的前半部分,描绘了J·P·摩根公司的高层、掉期交易团队是如何通过直接游说、院外游说等方式,使监管者相信金融衍生品体系创新的价值、必要性、风险可控性。经常阅读金融投资类图书、报刊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一些经济学家在为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中投机者、衍生品机制进行辩护时,多次鼓吹衍生品风险的不可知性,意思是说无法预估风险,所以就不能追究衍生品发明者、获利者、过往的鼓励者的责任。这些警告没被获利心切的倡导者们听进去,相反,还当成了不合潮流、妨碍精英们大赚其钱的废话,后者们想方设法在公共舆论、政治场合和业界对之屏蔽。之前也有人在为金融衍生品的辩解时提到,金融创新及其过度的危害,在2007年危机来临前很少有人预料到,也没有现实例子。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及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倒闭,已经是活生生的证明,逻辑、数理上,和计算机模型中成立的风险评估机制,及其收益预期,是靠不住的,金融创新可能带来危险的报复性效应。但教训再一次被业界忽略过去,似乎在向人们说明,伤害不够深,并不足以让鬼迷心窍的财迷停下迈向深渊的脚步。

  《疯狂的金钱》一书的后半部分,介绍了挣脱了监管“缰绳”的衍生品空前弥漫的情况。在单一级别CDO为雷曼兄弟、花旗集团、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委托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后,贪婪的牟利冲动驱动银行设计出双层CDO(双层担保债务凭证),也就是“以其他债务凭证担保的债务凭证”,再往后就有三层、多层的CDO……

  当代金融衍生品的发明制造者,摩根大通却因为业务开展落后于新加入信用投资业的其他银行,不得不决定退出抵押贷款CDO和CDS业务,杰米·戴蒙在金融危机前对风险的捕捉敏感度也远远高于同行——这正是《大而不倒》一书中,摩根大通身处危机,与同行相比更高的灵活度和行动自由的来源。

  21世纪的前7年,美国金融系统曾经遭遇多次危机,包括世贸中心遇袭、安然公司破产、互联网泡沫破灭等,每一次震荡的规模显得可以控制,金融系统都得以迅速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美联储等方面的信心。由此,也使美联储听不进去金融危机前对风险规模和可怕前景发表警示的国内外声音。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欧洲专家曾经公开警告金融过度创新、金融衍生品隐藏的巨大风险,却遭到了美联储官员和美国大批经济学家的反驳、谴责。美联储是国际清算银行的大股东,加之格林斯潘光环效应,自然可以将些许“乌鸦嘴”压制出主流话语外。如今看来,这也是金融衍生品席卷世界过程中,监管当局和经济学界错失的最后一次事中纠偏的机遇。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公 司
   第A004版:热 线
   第A005版:百姓头条
   第A006版:调 查
   第A007版:博客江湖
   第A008版:理 财
   第A009版:深 度
   第A010版:股 吧
   第A011版:故 事
   第A012版:数 据
   第A013版:数 据
   第A014版:行 情
   第A015版:行 情
   第A016版:行 情
   第A017版:行 情
   第A018版:信息披露
   第A019版:信息披露
   第A020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B002版:信息披露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B005版:信息披露
   第B006版:信息披露
   第B007版:信息披露
   第B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9版:信息披露
   第B010版:信息披露
   第B011版:信息披露
   第B012版:信息披露
   第B013版:信息披露
   第B014版:信息披露
   第B015版:信息披露
   第B016版:信息披露
   第B017版:信息披露
   第B018版:信息披露
   第B019版:信息披露
   第B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