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1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政策指引投资方向 内需优选应运而生

——对话海通证券海蓝内需价值优选计划投资经理梅唯一

2011-01-1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投资是四分判断,四份纪律,两分运气。前两个做好了,即使运气不佳,也能做到良好以上;前两个只要有一个没做好,即使运气很好,也只能及格。”海通证券海蓝内需价值优选计划投资经理梅唯一深有体会地说,“判断力和执行力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他表示,投资是一个个性化展现的过程,只有坚持自己的风格,不人云亦云才会最终胜出。

  

  清醒地认清投资

  作为海归中的佼佼者,梅唯一有着太多的耀眼光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他担任过加拿大联邦小麦局资金管理官员、利率/汇率衍生品交易员,然而,海外并不是他的归宿,国内资本市场腾飞促使他回来,其先后担任过浙商银行总行资金与投行部高级经理、海通季季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兼股票策略研究和商业贸易行业等研究。

  丰富的国内外投资经验造就了他对投资独有的一番深刻见解。

  “投资是反人性的,人性的弱点和不良情绪会在投资过程中放大。因此,最终决定投资成败的是个人修养,对自己人性弱点有深刻认识是做好投资的第一步,这需要长时间的实战测试和经验总结。”梅唯一感慨道。

  这种认知缘于曾经的积淀,他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投资经历是1999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中的群体性癫狂。由此,他深刻认识到了做投资必须首先认清人性。

  做中长跑冠军

  这番认识之后,展现的便是梅唯一的投资艺术。

  “投资的本质是基于不断变化的价值共识之上的人群之间的动态博弈。”梅唯一表示,“打个比方,精通哲学历史便能够站在‘道’的层次看投资,有着扎实的数学金融知识则解决‘术’的层次来操作投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术与道的结合,也让其在2010年创下了股票投资收益率超过32%的佳绩,远远跑赢指数。不过,短期的业绩并不是他所认可的。在其看来,投资是中长跑,要有耐力,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过度追求短期排名,反而适得其反。梅唯一表示,“短跑冠军并不等于中长跑冠军,这两种比赛需要极其不同的肌肉和训练。”

  严谨扎实的自下而上

  超额收益的获取展现的是梅唯一团队严谨的投资理念和海通证券扎实的投研体系,海通证券资管团队精心打造了严谨扎实的投资决策环节。

  首先根据今年的宏观经济状况、“十二五”规划及各个产业政策,选定目标行业,选出龙头公司和低估公司;同时自下而上,根据公司基本面,结合政策面和公众情绪、技术面进而筛选出盈利增长确定、成长空间大、估值合理或被低估的备选目标公司;然后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选出交集目标公司,确保其为大概率跑赢市场与同行的个股。

  细节的精益求精来源于海通证券资管团队强大的投研体系。在其公司内部,有着专有的数量化股票筛选模型,能从两千多家上市公司中高效地选出数百家基本面良好、有投资潜力的公司,然后由部门行业研究员在此基础上深入逐个研究,选出各个行业中具有最高投资价值的个股;另一方面,各研究员和投资经理会重点关注那些具有业绩反转潜质、或者并购重组题材的个股。

  

  全方位考察公司

  严谨是海通资管团队选择投资标的最大的特征。对于梅唯一而言,他最重视的是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以及公司的成长性,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前者,成长性就是空中楼阁,没有保障。”梅唯一表示,“银广夏事件和美国安然公司倒闭说明不论中外,漂亮的财务报表很可能是包着蜜糖的毒药,需要我们对每一家重点投资的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调查和跟踪,这正是机构投资者团队作战的优势。”

  

  内需导向来临

  笔者:步入2011年,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化,在新兴产业尚未真正显现出替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态势、消费尚未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背景下,中国股市会怎样发展?投资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

  梅唯一:在经济“调结构”完成之前,中国股市将不会有趋势性的大牛市,整体仍然是个宽幅的区间震荡市,机会存在于局部性的行业与个股;投资者需要精选个股,并且做一些阶段性的波段操作。

  笔者:比照日本过去四十年间发生的“三次消费革命”,国内内需成长的空间似乎很大,同时,政府一直在推动扩大内需的产业政策,对于“十二五”规划下的内需环境变化确实,您怎么看?应该如何借鉴指导在股市进行投资?

  梅唯一:“十二五”规划宣告了“内需导向”时代的来临,投资者需要紧密围绕“扩大内需”这一核心,重点投资于与此相关的消费、与消费有关的投资、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类新兴行业。

  笔者:您认为在内需增长背景下的优质企业估值情况如何?

  梅唯一:与内需有关的优质企业将会维持高增长,因此大多数时候估值不会很低;当估值回落到历史均值附近及以下时就进入了值得投资的区域。

  笔者:您对今年内需主题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信心如何?

  梅唯一:未来两年内需主题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并不悲观。据统计,在A股上市公司中,一致预期11年盈利增速超50%,且12年盈利增速超30%的上市公司的占比超过10%,因此有足够多的个股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均衡布局2011

  笔者:去年底,曾有市场人士普遍悲观地认为今年上半年股市将趋于震荡,不过,2011年开年以来,近一周股市的开门红似乎也并没有市场预期的悲观。市场是否会走出震荡,重回上升通道?您预测今年股市运行区间在哪?

  梅唯一:今年是个宽幅震荡市,具体区间取决于很多同步输入变量,包括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国经济体之间的动态博弈,而这个是每天都在变化的;站住今天这个时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概率区间可能落在2600~3800之间。

  笔者:以近一周的表现来看,似乎地产吹起了大盘反攻的号角,随之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机械制造板块表现也颇为强势,对此,您是如何看?消费品、传统的大盘蓝筹以及新兴产业今年总体运行情况怎样?

  梅唯一:大盘反攻取决于市场参与者什么时候能确信看到“调结构”的曙光;只有当主要市场参与者开始确信“调结构”成功迹象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大盘反攻才有持续性,否则都是尝试性的动作。今年主要的市场机会应该还是在与“内需”有关的大消费、新兴产业、高端制造、农田水利、高铁、智能电网等行业。

  和10年不同,11年需要更均衡的布局,重点布局在低估值、高成长的个股,而不是仅仅侧重于中小板。

  

  挖掘消费价值

  笔者:中小板一直被市场认为是今年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那么,传统行业中的大市值蓝筹股还有机会吗?前期强势股的补跌,是不是会持续和扩大化?风格转换是否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梅唯一:风格转换已经在进行了,但强度和节奏还有待观察,个人认为11年不会像10年那样一边倒,两种风格都有机会。

  笔者:操作这支产品上,您会如何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与消费联系紧密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相关子行业?

  梅唯一:这些都是重点挖掘的对象,包括与消费和生活质量提升紧密相关的各类衍生行业和子行业。这也是海蓝内需价值优选计划重点投资的方向。

  (黄兆隆)

  CIS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8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焦 点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机 构
   第A008版:专 版
   第A009版:综 合
   第A010版:文 件
   第A011版:文 件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深 度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