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民工争夺战倒逼东部加快改革

2011-02-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江德斌

  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地方官员今年春节有一项新工作,那就是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以确保今年该市不出现“民工荒”。为挽留农民工,有关部门还破天荒地发了一封针对“全市外出务工朋友”的慰问信。在煽情的同时还给出了一些实质性承诺,如“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

  重庆是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地区之一,当地政府出于解决就业压力,甚至一度鼓励民工外出打工赚钱,并制定各种鼓励政策。但现在重庆却改变政策,开始挽留返乡民工,以确保该市不会出现“民工荒”,而与重庆类似的举措,在河南、湖北等省份也同时上演着,民工成为了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民工大省也怕缺民工,说明地域经济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市场规律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调节效应。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众多工厂随之内迁,以缩减成本上涨的压力,也有些工厂被迫裁减员工,使返乡民工数量增加。而这两年政策发力,内地工作机会增多,用工环境改善,许多民工也不愿意外出,改为就近打工或者自主创业了。

  民工大省开始想法截留民工,这是一个好兆头,对提高整体人工待遇有利,也将迫使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另一方面,人口红利结束,无限供应的廉价劳动力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愈来愈贵的人工,劳动力的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内地产业升级以及吸纳众多内迁工厂,用工需求量剧增,仅重庆市未来5年就需要500万新增劳力。如此庞大的用工量,通过挽留返乡民工自然最合适。除了日益接近的工资标准,离家近、探亲方便、节省路费等等天然优势外,“有公租房、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而且能近距离地照顾老人和子女。”等条件,都使其更有竞争优势了。

  相比内地开出的优厚条件,目前沿海省份的户籍、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门槛仍然很高,外来民工很难落户,也就没有了归宿感。而这也反映出,沿海发达省份在政策上的缺失,没有给予外来民工足够的重视,还是处于鸵鸟心态,明明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不愿意加快改革,尽快对外来民工做制度性的开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民工大省外出务工量减少,必然加剧沿海省份的“民工荒”,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沿海省份的用工优势在迅速丧失,亦该尽快转变政策思路了,否则,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期 货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行 情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