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史上最强 国际铜价悄然过万美元

2011-02-1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游石

  证券时报记者 游石

  春节期间,国际铜价站上10000美元关口,创有史以来的新高。这既在市场的意料之中,但又在预期之外。

  截至2月7日收盘,LME三月期铜报10045美元/吨,春节期间涨幅为1.01%。昨日国内期市迎来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但盘面表现平静,沪铜主力合约微涨0.67%,收于74960元/吨。

  6年前,当国际铜价上涨至3000美元/吨时,市场绝大多数观点认为价格已到了历史高位并即将开始下跌,巴克莱资本的“美女分析师”英格丽·史特恩第一个在公开场合预测铜价将到4000美元。对于她的另类观点,业内曾极度怀疑。5年前,铜价突破5000美元后,英格丽将目标位上调到8000美元。虽仍有不少资深人士认为这是在“放卫星”,但由于当时铜市良好的基本面和技术形态,投资者变得将信将疑。去年底,当巴克莱资本再度预计铜价将上涨到10000美元,市场已完全相信。

  不过出乎多数人意料的是,突破来得如此之快以及低调。相比国内农产品因北方干旱题材暴涨,LME锡两周大涨10%,铜市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

  供应吃紧是推升本轮铜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大型在建项目,近几年来铜供应没有显著增加。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的统计数据,2010年前三个季度全球精铜产量同比增长了5%,但其中原生金属铜的产量只增长了1.9%,再生铜增长高达25%,铜价的上涨刺激了废杂铜的回收和冶炼。矿产产量增长缓慢,2010年前三个季度矿产产量仅增长了0.8%,矿产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到79.7%。

  而未来两年,铜供应增长也将十分有限。海通期货分析师汪飞介绍,因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上一轮很多矿山投资在后期停滞,再融资相当困难,延迟了铜矿投产的期限。2009年以后全球流动性泛滥,推动铜价新一轮暴涨,推动矿权价格直达天价,也限制了收购开发的进度,估计到2013年以后才会有一些大的铜矿项目投产。

  另外,过去数月,秘鲁、智利等产铜国货币相对美元升值,以及通货膨胀提高了工人对薪资的需求,铜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智利,2010年上半年铜矿生产成本同比增加25%,而2009年全球精铜的平均生产成本为3195 美元/吨。

  在需求端,2009年中国刺激政策拉动投资、2010年西方经济体复苏重建库存,使金融危机后全球铜消费需求快速恢复。

  未来随着中国“十二五”电网建设,预计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将达4万公里。以及为期3年的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预计投资规模不少于2000亿元,当中约有2/3(1300亿左右)会用于购买输变电设备,包括变压器、电线、电缆、铁塔、电杆等。这些都将继续带动对铜的需求。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基 金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产 经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期 货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数 据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行 情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