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甲流疫情抬头 抗甲流概念股激动

2011-02-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建业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各地甲流疫情流行的信息见诸报端,昨日A股中涉及甲流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受到投资者追捧。分析人士认为,甲流疫苗企业可能在众多甲流概念股中受益最大。不过,目前来看,甲流疫情尚未出现大面积爆发迹象。

  北京市卫生局8日通报,2月2日零时至2月8日12时,北京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例,死亡1例。2011年北京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95例,死亡4例。在广州,截至2月9日没有甲流重症和死亡病例出现,但近期广州甲流比例的确有明显提升,占据流感样病例40%左右。

  香港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过去15天内,香港流感严重个案不断增加,已有48名流感病人在深切治疗部留医,其中9人死亡。香港方面预计,流感高峰期会维持约8周,最快要到3月中才会缓慢回落。

  在二级市场上,甲流概念股因各地甲流疫情信息的扩散而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昨日,广州药业(600332)涨停、华兰生物(002007)上涨6.11%、莱茵生物(002166)上涨6.31%、达安基因(002030)上涨5.3%。

  事实上,甲流概念股主要分为三类,其中疫苗类上市公司有华兰生物、天坛生物(600161)等;抗甲流制剂达菲原料药类生产企业有莱茵生物等;诊断试剂类有达安基因、科华生物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疫苗类公司可能受益更大。因为上一批国家采购的甲流疫苗已经是去年10月份的事了,如果疫情持续扩大,肯定还会有新的订单。而且国家采购一般情况下数量都比较大,一旦采购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是比较正面的。”

  不过,记者注意到对于企业而言,疫苗的国家采购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华兰生物在1月底公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表示,因有约768.7万剂甲流疫苗未能在2010年内确认收入导致业绩增幅低于预期,而华兰生物之前曾预测所有甲流疫苗都能在2010年内确认收入。

  除此以外,个别地区甲流疫情发生的绝对数字不如同比数据更有参考意义,而且部分区域的数据也不具有代表性。以北京为例,2月2日零时至2月7日零时,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约占全部门急诊总量的3.9%,低于去年春节期间水平。

  同样,南京地区一座三甲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今年过年期间甲流病例十分少见,因此,患者对甲流诊断试剂和抗甲流药物的需求并不大,从医院药品需求的情况来看,甲流并没有出现爆发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甲流概念的炒作并不新鲜。2009年11月,在大盘调整的背景下,甲流概念股一枝独秀,成为资金避风港。疫苗类、原料药类、试剂类股票被轮番炒作,但相关公司业绩最终兑现的并不多。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信息披露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期 货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