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旱情提价政策因素浇灌农业股行情

2011-02-1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近期,华北干旱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干旱—减产—涨价—通胀”传导的基本逻辑主线清晰明了。多家机构均一致预期后市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胀预期,将对整个农林牧渔行业的估值提升形成利好。春节后农业股的走强印证了主力资金的判断。而昨日北方下雪是否会改变后市农业板块看好预期? 多家机构的分析师均表示,大雪对旱情缓解轻微,且后市干旱天气仍不容乐观;其次,中央政府保证粮食价格上涨趋势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此外,灾害因素作为农业股投资主题之一,在未来有可能会不断被放大,从扰动因素上升为驱动因素。因此,后市可继续关注农业股的行情。

  通胀预期推高行业估值

  中信证券

  旱灾将推高农产品价格

  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此次会议我们的解读如下:

  1、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是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2010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区至今已连续3个多月无有效降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区旱象露头并持续发展。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4日,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较往年同期受旱面积多2500多万亩),占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35.1%,占八省耕地面积的21.7%,受旱八省冬小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竭。

  我们认为,全国冬小麦产区旱情的持续发展,可能会对我国夏粮产量产生一定影响,加剧市场对2011年粮食产量的减产预期;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国家加强部署抗旱保苗的举措,同时也是政府维护中长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持续措施之一。

  2、加大投入,提高粮价,增加补贴,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会议决定,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实施冬小麦返青拔节弱苗施肥补助(每亩补助10元);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主产区农民购置抗旱机具;实施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实施东北水稻育秧大棚补助;实施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补助;扩大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补助范围;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

  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

  我们认为,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因缺乏农田水利设施,我们中低产田比例达55%左右)、自然灾害多发(近20年,我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5%~20%),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综合实力偏弱,全国粮食增产的难度在逐年增加。此次会议决定的意义在于,通过逐年增加补贴补助等方式,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得以逐年加强,而持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目的,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稳定全市场对中国粮食价格中长期平稳上涨的预期,以促进农民的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充分保障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

  3、预计我国农产品价格将保持稳步上涨趋势。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方案,2011年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2011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格。这是国家连续第5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并且近两年的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是在粮食现货的实际市场价格远高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的背景下进行的。

  我们认为,在我国人多地少、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以及劳动力成本加速提高等因素推动下,中国农产品价格加速上涨已成必然趋势;国家连续多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市场规律,引导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同时也是通过稳定粮食价格上涨预期,减小粮价波动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当前时点,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2011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实际上是重申了中央政府保证粮食价格上涨趋势的政策导向。我们预计,由于农产品之间消费的相互替代效应,以及各农产品品种间的比价效应,粮食价格的稳步上涨,有望促使其他农产品价格回归比价关系而跟随上涨。

  种子股领涨农业

  维持农林牧渔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我们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胀预期,将对整个农林牧渔行业的估值提升形成利好,预计全行业估值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建议重点关注种子、养殖、饲料、制糖等板块,其中,我们认为“种子将领涨农业”。

  1、种子板块。种子提价以及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强化的背景下,拥有技术、营销水平、品牌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有望实现业绩的大幅提升。除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确之外,种业也是粮价上涨过程中,市场选择的主要趋势投资标的。重点推荐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敦煌种业。

  2、制糖板块。白糖价格高位运行的走势或将延续,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更加明确。综合考虑到制糖产能规模、实际业绩增长潜力,我们在糖价上涨周期预期下,首推南宁糖业。

  3、饲料、养殖行业。下游养殖业收益持续乐观,肉类产品价格上涨预期持续,重点推荐省农发展、华英农业等龙头公司;同时上游玉米等原材料价格涨势趋缓,将支持饲料行业景气持续回升,优势企业将受益于饲料价格上涨过程中对绝对盈利水平的修正,重点推荐新希望、海大集团、大北农等。

  灾害主题将成驱动因素

  光大证券

  从行业角度来看,对于农业股投资,我们一直建议关注两条主线:除政策因素外,就是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涨驱动因素中,减产及减产预期带来的价格上涨等显性因素越发明显。灾害因素在未来有可能会不断被放大,从扰动因素上升为驱动因素。

  农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天气因素。农产品由于种植周期较长,导致供给的短期刚性,而需求短期难以逆转。灾害性天气往往导致供给暂时失衡,价格趋涨。

  而此次国内旱灾主要影响冬小麦,预期减产带动小麦价格走高;并通过粮食替代比交互影响,从而带动相关其他作物价格走强,传导至资本市场直接利好种子股。

  国际上看,近期澳大利亚的洪水以及阿根廷的干旱,对大麦、大豆等作物影响较大,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走势相对坚挺。

  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0~201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从之前的2.578亿吨下调到了2.555亿吨,上年度的实际产量为2.601亿吨。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905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9190万吨,上年度为914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5050万吨,早先的预测为5200万吨,上年度为5450万吨。同时,美国也大幅下调了全球玉米产量,2010~2011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测数据从之前的8.185亿吨下调至8.160亿吨,上年度的实际产量为8.121亿吨。

  我们认为,农业股去年11月份以来的调整更多是市场行为,而非本身基本面出现了较大变化。长期来看,在供需趋紧的背景下,随着劳资成本的上升,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将成为常态。我们维持行业“买入”评级观点不变:2011年我们看好重新进入估值优势区间的种子、水产、饲料等子行业,同时建议关注一些其他细分子行业,益生股份、圣农发展、山下湖、华英农业等公司。

  政策扶持支撑农业股走强

  国信证券

  我们看好后市农业股的机会,主要理由如下:

  1、旱情的持续性和农民收益下降使得政府公共投入进一步加大。在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的背景下,国务院近期出台了十措施扶持粮食生产。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于:一是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冬小麦主产区旱情持续发展。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华北、黄淮地区降水仍比常年同期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二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三是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供补贴主要包括:1、农机购置补贴包括在水泵、喷灌机械设施以及其他抗旱节水机具补贴,增加抗旱机具;2、施肥补助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补助;3、基础设施投入包括节水改造等;4、农用覆膜补贴和育秧大棚补助等;5、提高粮食价格等。

  2、过去连续两年(2009~2010)的旱情表明,每年2~3月份都出现一波抗旱行情。这次2011年与前两年一样,不同的是这次政策支持的力度更大,覆盖的范围更广。主要受益的有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化包括化肥和农药、农业相关器件和设备以及农产品等板块。

  农业水利工程板块中受益的个股有:安徽水利、钱江水利、三峡水利、葛洲坝、粤水电,其中重点关注葛洲坝。

  农化板块中生产化肥和农药的上市公司受益,其中生产抗旱化肥中与钾肥相关的上市公司,如盐钾肥、中信国安、冠农股份等将受益,此外,农药类上市公司也将受益,如扬农化工等。

  农业器材和设备受益的为生产灌溉设备、节水器材、建材类的上市公司,如新疆天业、大禹节水、利欧股份、林海股份、国统股份、青龙管业、新研股份、吉峰农机等。

  种业类受益的上市公司,如隆平高科、丰乐种业和敦煌种业、登海种业等。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4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信息披露
   第A007版:信息披露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信息披露
   第A010版:信息披露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公 司
   第B002版:公 司
   第B003版:信息披露
   第B004版:信息披露
   第C001版:C叠头版:市 场
   第C002版:动 向
   第C003版:个 股
   第C004版:期 货
   第C005版:数 据
   第C006版:行 情
   第C007版:行 情
   第C008版:数 据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
   第D013版:信息披露
   第D014版:信息披露
   第D015版:信息披露
   第D016版:信息披露
   第D017版:信息披露
   第D018版:信息披露
   第D019版:信息披露
   第D020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