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海通国际衔枚疾进 投行领跑在港同侪

2011-02-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孙 媛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2009年11月19日,海通(香港)(现已更名为海通国际控股)成功并购大福证券;2010年11月22日,原香港大福证券正式更名为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据彭博数据计算,在此一年间,海通国际在香港IPO市场占有率增量排名中,名列第六,同比上升1.3%,成为在港股市场进步最快的中资券商。在民生银行、中国太保、金风科技等一系列大单基础上,海通国际迅速整合内地与海外的优势金融资源,协同效应已初见成效。

  在一个没有背景、制度迥异的环境中开拓市场,既可以稳扎稳打,也可以积极进取,既可以选择各项业务齐头并进,也可以将长项“长出去”形成自我特色,海通国际要的却是兼顾。靠着惊人胆识,海通国际一方面通过收购整合大福,实现原有业务全面的渐进式发展,另一方面又独吃“中资券商海外并购”和“人民币基金”两只“螃蟹”,成为包括海外券商在内的竞争对手竞相跟风的对象。时至今日,海通国际已成为经常见诸香港报端的知名金融机构。

  据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黄绍开介绍,投行业务是合并后集团利润增长的爆发点。“在过去大福平均每年4个IPO的基础上,海通国际对国内大型IPO项目的引入将成为突破口,预计今年投行贡献收益在集团总收益中占比将在去年不到15%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到20%至25%。”黄绍开说,“在上游业务带动下,集团资管业务今年将计划再募资60亿港元,以将管理资产总额提高到100亿港元。”

  海通国际目前已成为全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顾问。黄绍开表示,原大福担任各种财务顾问的项目已累计超过430个,一直以来是集团各项业务中的强项,收入十分稳定。除了海通国内的资源源源不断向香港输送大单以外,在高端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资源的引入渠道上,香港平台也与内地各地营业部迅速展开了合作。大福证券原是在内地品牌知名度甚高的香港本地券商,再与海通在内地的强大网络及雄厚实力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今后能为客户提供更卓越、先进的国际金融服务。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数 据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观 点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理 财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产 经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