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静观通胀形势 等待机会到来

2011-02-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程 涛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10月份以来第三次上调基准利率,显示出央行控制物价水平上涨的决心,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折射出当下通胀形势的严峻程度。

  目前的通胀形势成因非常复杂,这也就加大了控制通胀的难度。首先,美国经济目前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复苏势头,从房地产、消费及制造业的数据来看,都可以确认这一趋势。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复苏给大宗商品市场注入活力,从去年末以来,期铜、原油等商品都表现出持续上涨的动力,这加大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成本压力。第二,农产品价格经过2008年以来的调整,目前已经步入了上升通道,因为其具备的库存、天气等属性因素,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在一段时期会表现出供给刚性,短期内无法填补供需缺口会导致价格持续攀升,从而带来通胀压力。第三,最为根源的是2008年危机后的超量宽松货币政策,造成货币滥发的情况,其后遗症正在显现,尤其是我们国内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中国的M2总量为70万亿人民币,美国的M2总量相当于人民币60万亿,但是美国的GDP规模却是中国的2.5倍左右,这种货币总量和经济总量的严重不匹配,必然导致物价水平攀升。

  针对目前的通胀形势,央行先后多次使用数量和价格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管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从短期利率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来看,最高攀升至约8%的年化水平,这代表了短期流动性几乎枯竭的现实状况。但与此同时,2011年1月的银行信贷水平仍然无悬念的超万亿,通胀水平预计在5%以上,楼市及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仍然维持高位,调控的结果表现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控制通胀和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双重目标,给政策取舍带来较大的难度。

  回到A股市场来说,我认为目前的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但同时中小盘股票的估值水平处于向合理中枢的回落阶段,市场整体表现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但受制于当前通胀形势的扑朔迷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短期也缺乏上涨动力,只能震荡等待,因此,我们需要静观通胀形势的发展及海外复苏的情况,等待机会的到来。 (作者系农银策略价值、农银中小盘基金经理)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数 据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观 点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理 财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产 经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