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直言不讳TitlePh

解决养老待遇双轨制是“良心活”

2011-02-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毕晓哲

  2011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日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截至2月11日8时,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24284票暂居榜首。94%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有网友指出,退休待遇双轨制是最大的分配不公,消除退休金双轨制,是消除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养老金数额比是1∶1.8∶2.1,严重失衡,表面上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也在“涨”,但“越涨”差距却越大,这足以看出养老金改革的势在必行。但双轨制能否成为历史,养老金“双轨制”鸿沟能否填平,“称”出来的是“良心”。

  绝大多数公众是赞同养老待遇并轨的,身处“轨道低端”的企业职工没有丝毫反对理由,反对者不外乎是另一头的公务人员。但长期占有较高养老金优益的人员,真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已工作期间的社会贡献难道就远远高于企业职工?某种意义上“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并未真正贯彻到公务员领域,而部分原本贡献极低、甚至无所事事的公务员退休后依然拿高薪,说到底就是不正当分配机制在退休领域的延伸和延续。这些不公平早就应打破。

  养老金制度与社会分配制度相关,也与社会公众能否共享社会成果相关。让长期处于养老金保障低端的大多数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起来,是政府的责任;让差距拉大、显现不公的“双轨制”得以破除,也是政府在社会分配领域进行改革的义务。就此,有专家提出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削峰填谷”,但囿于既得利益者阻力过大,据说这种途径“行不通”;第二种就是“提低不动高”,在不增加公务人员养老金的情况下,提升最大多数职工较低的养老金基准,逐渐赶平。但无论怎样的解决途径都是殊途同归的,也会离公平更近一步。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闭幕后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养老制度与社会分配密切相关,更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退休待遇上更应从人文和人的基本尊严角度考量,无论级别和职务高低,也无论之前是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从理论意义上都是社会公民一员,都应将每一个“人”普遍而同等地纳入社会养老保障的范围,而不是让公权者“吃小灶”。道路虽然曲折、阻力或许很大,但能不能实现却考量着我们整体社会的机制和良心。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数 据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观 点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理 财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产 经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