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赞“最低工资提高26%”

2011-02-14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传发

  山东继续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今年3个档次分别提高到1100元、950元和800元,比去年平均增长26%。

  地方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算新闻,但山东今年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贵”在这个“比去年平均增长26%”。

  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可谓“低”而“慢”。国际上一般最低工资标准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至60%,而中国的最低工资 ,总体上低于30%——这是说“低”;“慢”呢?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平均增长了12%,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仅增长6.6%。据调查,2004年至2008年,31个省会城市中有25个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速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看点不在“调整”,而在于增长了百分之几。如果社会平均工资年增长15%,你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只增长10%,这不是在做加法,其实是变相地在做减法。反观之,假设未来5年社会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10%,最低工资标准年平均增长率为15%,那么,到 “十二五”末,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可望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这是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所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

  “提高收入,缩小差距”,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上下联动。山东今年最低工资标准比去年平均增长26%,这就是地方政府在行动。这样的“上下联动”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动不如行动”。眼下,中国劳动力市场虽然总体上供大于需,但一些地方已在抢劳动力,其实,这只是一种“马后炮”;治本之策,不是去“抢”,而应像山东这样推出这可贵的“26%”,劳动者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了,必将“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第A001版:头 版(今日36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机 构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数 据
   第A010版:数 据
   第A011版:信息披露
   第A012版:信息披露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观 点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数 据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理 财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产 经
   第C003版:信息披露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