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多媒体数字报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 上一期 下一期 >

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专栏TitlePh

只买对的 不怕贵的

2011-03-07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刘劲文

  物美价廉一向是国人买东西的理想标准。记得电影《大腕》中有一句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几乎已成为讥讽炫富者的一句名言。不过“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尤其对于投资理财而言,便宜与贵都不是采取投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产品本身是否具备升值潜力才是关键问题。

  以大家熟悉的基金投资为例,现在基金净值差别很大,既有很多1元以下的低净值基金,也不乏2元、3元甚至4元、5元以上的高净值基金。也许出于追求物美价廉的惯性心理,面对高净值基金,很多基民都患上了“恐高症”不愿介入,总觉得要买便宜的基金心里才踏实。其实,这是陷入了购买基金的误区。买基金买的正是基金的投资赚钱能力,而绝不是基金本身的价格高低。

  基金资产的净值是由其持有的股票、债券等资产的价值所决定的,对于股票基金而言,只有选股能力更强、持仓更加合理,基金的净值才能更加持续快速增长。业绩优异的“昂贵”老基金恰恰可说充分证明了基金管理人过往的优秀管理水平和投资水准。高净值的绩优基金一般都经历过市场波动考验,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操作运作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已经得到证明,所以反而更加值得信赖。另一方面,同一时期成立的同类型基金中,一段时间后如果某基金净值远低于其他基金,那么投资者反而应考虑及时退出,而不是因为它价格低可以开始考虑买入或加大投资了。

  基金不是股票,基金的高净值正说明其管理人投研能力突出,而与未来的成长无关,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被高估的问题。现在便宜的基金并不代表未来收益高。事实上,高净值基金更有可能具有“高”而弥坚的持续增长力。仔细观察市场上各基金数年以来的长期表现就不难发现,那些被投资人认为“贵”的老牌绩优基金表现往往更为出色。

  说到底,净值恐高只是心理上的障碍而已。纵观海外市场,很多高净值的基金由于具备实现高回报的管理能力,深受投资者的信赖,并备受追捧。“不要做低回报率的生意。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却是坏生意的敌人。如果你陷在坏生意里太久,即使买入价很低,你的结果也一定会很糟糕。如果你在一桩好生意里,即使买入价比较高,只要你做得足够久,你的回报一定是可观的。”这是巴菲特对于投资产品价格高低的投资感悟。

  “物美价廉”的买东西策略并不见得适宜基金。衡量一只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依据应是预期回报率,而预期回报率与基金单位的当前价位是无关的。好基金不惧价高,对于一个理性成熟的投资者而言,高净值绝不会也不该成为其选择基金的障碍。(汇添富基金)

   第A001版:头 版(今日40版)
   第A002版:要 闻
   第A003版:评 论
   第A004版:环 球
   第A005版:要闻
   第A006版:机 构
   第A007版:市 场
   第A008版:信息披露
   第A009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A010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A011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A01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B001版:B叠头版:中国基金
   第B002版:新 闻
   第B003版:私 募
   第B004版:对 话
   第B005版:聚 焦
   第B006版:动 向
   第B007版:数 据
   第B008版:人 物
   第B009版:观 点
   第B010版:理 财
   第B011版:营 销
   第B012版:数 据
   第C001版:C叠头版:公 司
   第C002版:公 司
   第C003版:数 据
   第C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1版:D叠头版:信息披露
   第D002版:信息披露
   第D003版:信息披露
   第D004版:信息披露
   第D005版:信息披露
   第D006版:信息披露
   第D007版:信息披露
   第D008版:信息披露
   第D009版:信息披露
   第D010版:信息披露
   第D011版:信息披露
   第D012版: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