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络版郑重声明经证券时报社授权,证券时报网独家全权代理《证券时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证券时报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证券时报网联系 (0755-83501695 83501827) 。 |
每周酷图与思考 改革与经济绩效 2011-03-12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从历史对比看,现在股市的特点在于:经济上升阶段谈估值底而不是谈泡沫、股市在政策与通胀之间求得平衡预期,经济上升期却在一直压估值。股市思考的不是经济周期的问题,而是探讨中国的前景展望,我们再次提供一个玻利维亚的案例。 玻利维亚:一直不能跨越起飞阶段。玻利维亚人口1000多万,属于资源强国。对玻利维亚的分析可以追溯到1952年。1952年民主主义党上台,采取了矿业国有化和土地改革,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进口替代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荷兰病:过于采矿致其他产业落后。1952年前的玻利维亚主要依靠矿业,矿业提供了66.8%的财政收入,矿业具有挟持政府的能力,土地掌控在少数人手里。政府为了刺激其他部门,而高估了汇率,产业集中度高,出现了典型的“荷兰病”,使得该国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 产业结构图
国家资本主义:恩庇和依持下的政府企业关系。1952年前的封建体制,在革命后转为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民族主义,政府建立国有企业,排挤私营企业;政府与企业间具有恩庇和依持关系。政府依靠国有企业来雇佣支持者,用政府合同来换取特定团体的支持。 两次通胀,一次是国家资本主义建立后,经济负增长,政府依靠发行货币来支持支出,造成1956年-1957年通胀率超过100%,一次是80年代初期,在丧失获取外国信贷支持下,通过扩张国内信贷来代替资本内流,这样带来了一场空前的通胀(25000%)。 人均GDP增长率变动,政府极为不稳定; 直到1985年后才开始逐步选举常态化
1985年后看似彻底的改革:效果较弱。1985年改革改变了过去30年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采取了价格和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统一汇率并实行经常和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消减赤字、解除燃料价格管制。 1985年后启动的自由化、市场化改革
但这种改革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主要原因是:1、非正规经济规模过于庞大,鼓励创新、规模经济、市场效率提高等反而对他们没有帮助;2、由于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和政府机构的公共管理效率差,正规企业的收益也相对低下。 1993年后在上述措施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采取机构改革和社会改革措施:这些改革由于没能改变社会体制,而依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改革的两层视角:一个是技术改革,借鉴成熟经验,从系统和制度进行技术性的改革;二是体制性改革,就是触动利益机制,从利益机制上促进社会和经济变革。 前景展望和结论:1、玻利维亚需要继续推进政治和体制的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则能够依靠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发展工业的路径得到快速的发展;2、如果依然仅在技术层面改革,而不能改革体制,则仍难以跨越起飞阶段;3、理解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必须放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下理解,需要考虑技术层面改革是否会受制于内在的经济和社会运行体制的影响。 1993年-2001年启动的结构和社会改革
本版导读:
|